制造业核心技术关系国家产业链安全
新财富:机械制造进入硬核科创时代,您如何评价这一行业在经济中的意义?
邹润芳: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始终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一项国策。
首先,机械制造行业本土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也是经济的基本盘。全球凡是发展制造业的国家跟地区,历程都是一样的:先是来料加工,再进行组装,之后慢慢提升到精密制造和自己生产核心装备,整体都是由开始的众多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再到依靠自己。我们国家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在上升,所以慢慢地,有一些低端、高能耗的制造业可能要转移到国外,而那些高毛利、高附加值的核心装备则在不停地转型升级。
第二,机械制造行业对国家产业链的安全是非常之关键的。我们当然不希望很多关键的装备造不出来,也不希望有很多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外国。一些核心技术的自主化要持续加强,国家的产业链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制造业走向规模化、集中化和专业化
新财富:怎么看中国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趋势?
邹润芳:中国制造业有三方面的趋势。
第一,越来越大。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我们国家有很庞大的消费群体跟产业的纵深,还有多年积淀的工程师红利,很多的制造企业由原来的作坊到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甚至在很多领域超过全球一半的市占率,比如我国光伏制造大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90%,家电全球占比也是80%-90%,锂电池占全球的半壁江山,工程机械也应该是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第二,整体在走向集中,供应链也在走向集中。集中带来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增强,一些地区会围绕自己的产业龙头衍生出产业集群,比如,长三角汽车、光伏、半导体等產业特别强。发展制造业,并不是简单投钱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产业集群。如果再加上产业基金支持的话,这个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因为杠杆效应而放大。
第三,大而图强。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壮大,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公司,过去这些公司可能更像一个组装工厂,内核都是进口的或者采购外资国内工厂的。这些年慢慢地积淀,特别是加上国内资本市场的助力,赚了钱以后,它们开始愿意投入研发,去掌握核心技术。
高端制造发展路径:从国产替代到出海
新财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有哪些发展方向,呈现何种特点?
邹润芳: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第一,碳中和领域,主要是新能源的需求;第二,硬核科技。企业可以围绕这两个方向去做文章。
现在二级市场制造业中,高估值的是什么公司?半导体相关的设备材料,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和制造设备、锂电的核心装备,还有自主可控的关键零部件等。
为什么市场愿意给这些公司和板块高估值?就是因为它们代表未来。
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也大部分聚焦于这些领域。总体看,这些领域会呈现几个特点。第一,由原来的集成组装慢慢变成核心装备自主化,原来很多核心的材料都靠进口,未来中国跟海外会平分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