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鄔博华 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新财富白金分析师NFBR
2012年,邬博华入行时,A股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的个股数量不过119只,总市值刚过5000亿元。2022年,这一行业的个股则达到303只,总市值达到6万亿元以上,10年市值增长超过10倍。
从业10年,邬博华见证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从一个体量不大的冷门行业变得非常热门,行业的容量和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地位与日俱增,卖方研究的工作强度与竞争烈度也随之提升。自2016年起,邬博华保持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七连冠的好成绩,其见证了怎样波澜壮阔的行业发展进程,在研究上又有哪些独到心得?
入行:“行动派”的两次转折
2003年,邬博华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热能工程系。同时,他还选修了经济、金融方面的课程。学习中,他发现,自己对金融比工科更感兴趣。作为“行动派”的他于是决定,跨专业报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
2007年,他如愿升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修金融专业。
硕士学习期间,邬博华在金融机构、政府投资机构、企业都实习过,从而对各类机构有了充分了解。2010年毕业后,他进入通联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秘书。这家位于上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由邬博华的一位学长创立。
2011年5月,邬博华加入国泰君安证券下属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航运方向的研究,从而对一级市场的工作有了切身体会。
要在一级市场快速做出成绩,要么有丰富的人脉、资金等资源,要么对项目、企业、行业有丰富的判断经验和能力,刚入职场的新人很难达到这一标准。而初创基金一般更需要早出成绩,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职场起步阶段的新人,学习积累效果并不明显。他感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2012年3月,邬博华选择加盟长江证券研究所,开启卖方研究生涯。在这里,他一路成长,如今已出任研究所副总经理、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在他看来,卖方研究非常市场化,勤奋、努力就能获得相应回报,成果也能及时收到市场反馈,自己比较喜欢这样的工作内容和状态。虽然自己工作一两年之后才转向卖方研究,但可以通过加倍努力弥补回来。
高强度连轴转工作,十年见证行业大火
加入长江证券后,邬博华一直从事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研究。
当时,长江证券研究所只有汽车、煤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研究团队还有空缺。邬博华考虑到自己本科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研究的是风电,便选择了电新团队,从行业研究助理做起。他表示,新能源本身是比较新的东西,自己对新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
不过,2012年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远没有如今的火爆,个股数量不过119只,总市值刚过5000亿元,股价更在低谷。
“十一五”期间(2006至2010年),快速增长的电网投资,成就了电力设备行业的黄金时代,这一板块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增长565%,股价上涨277%。有鉴于此,市场普遍预期,电网投资未来几年再难有如此高速增长。
加之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国内核电项目暂停审批、光伏行业经历寒冬,电新板块2011年开始进入调整期,当年股价下跌41%,在各行业中跌幅第一。
幸运的是,邬博华入行一年后,市场就出现转机。
图1:2011至2015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年度涨跌幅

2013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节奏开始加快,买电、卖电两头市场放开,开始引入社会资本。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
加之2015年A股出现大牛行情,2013至2015年,电新板块年度涨幅分别达到35%、48%、85%,表现不俗(图1)。但这一板块还未大火,2012 至2015年,个股仅增加9只,其营业总收入增长42%。
在此行业上升期间,邬博华心态却一如刚入行时一般从容,专注于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
从业之初,邬博华遇到两个“新人专属”的根本问题:怎样做好卖方研究工作?怎么做好新能源研究?
他总结的解决方案是,向四类群体学习。首先,长江证券研究团队比较年轻化,但也有不少资深研究员,团队氛围也非常好,与他们交流,对新员工的成长非常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