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邬博华:2025年新能源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发表于 2023年1月

“光伏+风电”和新能源车的市场空间都将超过万亿

新财富:2021年,新能源行业大爆发,光伏、风电的发电量占比已经接近10%,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0%。近几年新能源车的较快增长让不少投资人担心,其增速是否会边际放缓。结合2022年市场表现,您认为新能源行业格局是否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邬博华:我认为新能源行业真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了。不光是中国,在全球也是这样的趋势: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快速提升,装机量也快速增长。这代表新能源作为一种未来发电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全球主流国家和区域接受。同时,这也展现了新能源的生命力,我相信它的整体增速还会越来越快。

此外,中国对新能源车的扶持已经有四五年了,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刚迈过10%的渗透率。未来,我们将100%渗透率作为理想目标,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我相信增长节奏会比过去几年更快。

我觉得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从数字上来说,受基数效应的影响,一个行业不可能一直维持翻倍的增速。不过,新能源车渗透率刚过10%,还没到谈论增速放缓的时候,仍然有一个加速的阶段。加速主要体现在绝对量的增加上,每一年绝对量的增加规模还是非常大的,增速会基于每年基数的不同而不一样。

其实,我认为,新能源车增速的变化是影响这个行业中长期逻辑以及股价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个行业来讲,我们看到了它未来的增长空间,但过程中的节奏很难判断。但其魅力也更多地體现在它的节奏会超过大家预测。

新财富: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会达到20%左右,按照这个数据来测算,您觉得新能源市场空间有多大?

邬博华: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总量大概是250GW,有接近万亿的市场空间。加上风电,新能源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到2025年,我们预期市场空间会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翻倍。对于电动车而言,我们预期2022年全球产销量是900万-1000万辆,保守估计,到2025年可以翻倍。

如何判断新能源板块估值风险

新财富:落脚到现在,大家通常都知道新能源的未来前景很好,在这个一致预期下,新能源在2021年迎来大涨,经过2022年初以来的调整及之后的反弹,如何看待这个板块的估值水平?出现哪些信号,意味着这个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相对会更大一点?

邬博华:2021年的新能源板块表现还是星辰大海的氛围,而2022年1至4月,股市波动较大,新能源板块也经历了比较大的调整。我个人认为,这次调整有一些短期因素的作用,例如疫情、俄乌冲突等,这些短期因素是无法预料的。但是,新能源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也看到了,随着战争形势的明朗化以及疫情的控制,6月份以来,新能源板块从底部反弹,整体表现非常好,但这是短期因素好转的反映。

再说估值,行业增速以及增速的确定性是影响行业估值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行业能维持每年30%的复合增速,30倍估值甚至更高是合理的。如果行业增速下降,或者一些因素使得增长的确定性没那么高了,对估值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展望2023年,从光伏、风电、电动车的全球需求来看,新能源行业增速至少在30%以上,未来,新能源板块估值还有一定的提升和修复的空间。

“缺芯少锂”如何影响新能源板块投资

新财富:全球新能源行业现在仍面临着“缺芯少锂”之痛,这对供应链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对相关板块的投资有哪些影响?

邬博华:“缺芯少锂”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也反过来说明,这个行业需求的爆发力的确非常强,供应链的一些瓶颈限制了需求的释放。其实,我觉得,这是行业趋势形成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多行业都会这样。

本文刊登于《新财富》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