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中长期看,您觉得汽车板块的投资逻辑和主线是什么?
高登: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汽车产业的投资将聚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大方向的变化上。尽管行业的景气周期可能有起落,但是我们长期关注的投资方向一直没有变,未来大的机会就在这两个大的方面。
新财富:您怎么看待未来汽车行业的需求?它的总量和结构分别会有怎样的趋势和变化?
高登:从总量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汽车销量现在处在成长期的中后段。
首先,我国连续十几年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这样的高速发展后,汽车总的体量已经比较大了。无论从我们的汽车人均保有量,还是销量增长速度来看,中国汽车销量都进入了一个增速围绕GDP增速左右波动或者说略微低一点的阶段。我们判断,随着经济大盘的增长,未来中国汽车的销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不一定特别大,同时,增速在放缓、波动性在放大。
在总量增速逐步放缓的大背景下,投资会逐步向成熟市场靠近。成熟市场的汽车,实际上属于可选消费品,其销量会随着整个经济的波动而波动。在这种波动当中,大家更多会关注行业的拐点,及其对主要企業的经营环境、产能利用率、利润等关键指标的影响。
其次,电动化和智能化为行业带来了非常明显的结构性变化。这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能源结构变化。原来以燃油车为主导,现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会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中,车企的技术路线会出现不同的分化,一部分比较适合电动化的车型,将以纯电车型为主,另外一部分在纯电领域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的车型,会以插电混作为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可选路线。我们判断,未来,从能源结构变革的方向来看,纯电和插混市场还是会快速增长,尤其是插混可能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另外,智能化也会给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变化。
新财富:造车新势力崛起,给整车竞争格局带来了哪些变化?
高登:整车的竞争格局,我觉得谈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挑战的。我们很难说未来5年或10年整车的竞争中,最后哪几家能活下来,这是比较难判断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新势力和传统汽车分类去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实际上,大家正处在不同道路上赛跑的阶段。
目前来看,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在不同的赛道上各有千秋。如果我们认为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算法迭代最终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那么,现阶段传统汽车的优点在于销量规模比较大,缺点在于智能算法或者智能化的水平相对比较低;而新能源或者新势力车企的算法或者团队相对比较领先,但是销量规模还非常小。
所以,我们可以把新势力和传统势力分成两部分来看未来的竞争格局,并在新势力中选出销量规模增长最快的企业,在传统企业中关注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更坚决、机制更灵活的企业。
可能再过5年,大家销量规模差距没那么大,能够同台竞技,这时,就要综合销量和算法这两个视角,让大家在同一个维度去PK。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对整体的竞争格局看得更清楚一点。
另外,从中外产业竞争格局来讲,中国、美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比较领先,日本、韩国还有其他一些汽车工业国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动作有一些慢,比如德国很积极地布局,但是现在的效果还没有那么好。
新财富: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怎么把握整车的投资机会?
高登:对于整车板块,实际上我们也在不断地更新投资框架。我们觉得,无论什么时候,最重要的都是把握三个问题:怎么择时,怎么选股,怎么定价。
择时方面,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会随着行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其中,行业销量的增速是重要的参数,其对应销量增速的边际变化或者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趋势,是我们择时上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选股方面,我们认为新车周期是重要的参数,对于个股销量的弹性以及盈利空间的弹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要选择在某一个阶段哪个整车股更好的话,我们一般还是会选择随新车驱动带来的销量弹性更大的公司,它对应的股价的弹性也会更大一些。
定价方面,我们觉得现在的定价机制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以前,大家经常会讲,整车股的估值在10倍到15倍区间,基本按这个标准来筛选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整车板块的估值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分化,分为高、中、低三档。其中,大家对新势力未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信心比较强,其估值相对比较高。另外就是民营企业,我们按照“机制更灵活、电动化和智能化做得比较好”的逻辑来估值。所以说,我们看整车的投资框架,相对于过去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新财富:产业变革会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把握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高登:我们讲智能化和电动化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下游客户的改变带动整个产业竞争格局的改变。先思考一个问题,燃油车时代,为什么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更高?根源在于,中国汽车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合资品牌占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