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琴海以南的克里特岛上有一座名叫“米诺斯”的迷宫,相传是由著名建筑师代达罗斯设计,关押着牛头怪米诺陶洛斯。迷宫的传说亦真亦幻,众说纷纭却又莫衷一是。这和元宇宙的现状何其相似:炫目的技术介绍和梦幻的前景展望,常常让人震惊而迷茫。元宇宙这一概念虽然诞生不久,但支撑其落地的却并非技术上的最新突破,而是已有技术交叉发展产生的群聚效应。这种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社会形态常被多样地解释着:基于感知交互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所延伸的人类交往领域、基于数字传输技术所保证的实时交互系统……元宇宙技术群是否预示着一种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能否引领军事领域的发展方向?是资本收割流量的工具,还是切实的技术趋势?只有探明支撑元宇宙“米诺斯迷宫”的技术支柱,才能揭开笼罩其上的神秘面纱。
感知交互支撑元宇宙的虚实相融性
元宇宙是现实和虚拟深度耦合的产物。扎克伯格说过:“你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是一个具身性的互联网。在这里,你不再浏览内容——而是在内容中。”普通的数字媒体对人体进行了不够彻底的延伸,要达到元宇宙所规划的那种“肉身”上的绝对沉浸就需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感知交互技术提供保障与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全面拓展人类的观感机能并捕捉动作行为来实现元宇宙中信息的输入输出,为人们打开沉浸体验的大门;增强现实技术以现实世界的人为主体,在保留现实基础上叠加一层必要的虚拟信息;混合现实技术通过向视网膜投射光场,将虚拟物体置于现实之中,提高用户在两者间的互动体验感;传感技术和脑机交互技术则提高主体之间和主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真实感以及接入的速度,而全息影像技术则帮助人们摆脱穿戴式设备的束缚,在虚实交融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

在军事领域,成熟的感知交互技术能够赋予战士们最真实的战场体验,极大程度地更新战场预实践的设计理念、更深层次克服人造实战化训练场景的各种弊端。这种虚实融生的技术特性也衍生出虚实融生的协同决策方案,以帮助指挥员在现实作战环境和推演空间中任意切换,并基于元宇宙现实与虚拟空间融合互联的特性来不断验证、优化作战方案。通过这种深度沉浸式的评估方式,指挥员能根据当前态势,实现虚实交融、以虚促实的平行推演模式。无论是指战员本身的感官延伸,抑或是周围环境的具象反馈,都将给军事训练和战争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AI+技术支撑元宇宙的社会性
有人说元宇宙是世界范围的电子游戏,有人说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有人说元宇宙是对梦境的沉浸式体验,不同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着它的含义,但不论其如何发展演变,社会性却始终是本质属性。无论是与其他参与者互动,还是和“AI原著人”交往,都需要一项技术保证元宇宙的社会性,这一技术就是包括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在内的AI+技术。
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为元宇宙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相互沟通提供语言交流与观感结合的服务;自然语言处理排除各系统之间交流的障碍;传感器为人们获得真实体验和获取感性材料提供媒介;机器学习则充实元宇宙中的角色智能,提高人工智能拟人化程度,更好地完成与用户的社会化交往。人工智能同时也是元宇宙的生成逻辑。通过智能生成不重复的海量内容,元宇宙能够实现自发式生长,并进行人类无法完成的海量内容审查来保证元宇宙内容的安全合法。
战场无人化是未来作战的发展趨势,所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中体现的社会性就是战场上的协同性。战场无人化使得战场进程节奏加快,对决策提出更快、更准的要求。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的推理、求解和决策过程的学习将人的认知能力融入到智能模型中,并随着新型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进行自适应学习来不断迭代优化,从而满足多样化作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