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战斗力:盘点志愿军开展的群众性运动
作者 潘金桥 孙磊 王可杰
发表于 2023年1月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为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志愿军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运动,极大激发了全体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战斗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保证了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杀敌立功运动,激发战斗精神

战争刚一打响,志愿军政治部就号召全体指战员在战斗中争取立大功、当英雄。1951年4月,为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进一步推动立功运动广泛开展,志愿军政治部制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条例(草案)》,明确志愿军各部队立功标准和评功方法,规定志愿军的军功分为2种4等。同时,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特殊性,该条例还详细规定战时和平时立功与英雄模范称号的授予标准,如荣立三等功即以反坦克武器击毁敌坦克1辆者、驱逐机驾驶员击毁或重伤敌驱逐机1架或轰炸机2架者。此外,我军根据战役阶段和各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战术手段等,提出“打落打伤敌机立功”“穿插立功”“孤胆作战立功”“坚守阵地立功”“狙击杀敌立功”等口号。立功运动极大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催生出一批批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创造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壮举。据统计,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余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朝鲜政府也先后5次授予志愿军指战员勋章、奖章。

中朝军民一起修复大同江桥

冷枪冷炮运动,积小胜为大胜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鉴于敌我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日常战斗活动规模较小。为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志愿军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要求把神枪手、神炮手组织起来,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战法,以积小胜为大胜的指导原则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1952年年初,驻金化地区的第26军第230团组织全团特等射手,率先开展冷枪运动。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