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争”思想在美军作战中的应用
作者 郑晓梅 叶宸韬 吕晓峰 李冰
发表于 2023年1月
《孙子兵法》中的“军争”思想

《孙子兵法》是我国重要的古典军事典籍,对世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军在研究《孙子兵法》后,将其中部分思想运用于军事实战,使得美军能够在越战后重整旗鼓,引领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黄金峡谷”行动就是美军成功运用《孙子兵法》“军争”思想的一次生动体现。

《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如是解释“军争”一词:“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句话的意思是“军争之所以难,是因为要变迂远为近直,转不利为有利”。按照孙子的思想,“军争”的优势与否决定着一场战争的成败,即战场上最主要的问题是夺取主动权,这就是战争,争是必要的,但不可乱争,否则,不但争不来胜利,还会全军大败。同时,《孙子兵法·军争篇》中也描绘了孙子理想状态下的“军争”之势: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即军队应该快速行动时就要迅疾如风;应该缓慢行进时,队伍就要好比森林一样森严不乱;当攻城略地时要像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要如山岳岿然不动;当军队需要隐蔽时,就要如漫天阴霾,不可揣测;而出击时则应该像万钧雷霆,排山倒海。在现代战争,特别是在空空作战的背景下,“军争”的思想仍在发挥着作用。下面将以美军对利比亚作战中“黄金峡谷”行动为例,结合《孙子兵法》中的“军争”思想,浅析美军作战战法特点以及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其徐如林,不动如山——一体化作战凸显体系对抗

严密组织稳如林 1986年,美军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对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政府实施名为“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自4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白宫与其主要顾问开会决策攻击利比亚起,至4月15日作战开始,在短短一周时间内,美军完成了作战前的一系列行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曾如是说道:“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即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们打了胜仗,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也没有料敌制胜的名声和勇武威猛的功劳。这是因为他们的胜利是必然的,是绝对不会有差错的。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制胜措施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战胜的是那些早已处于失败境地的敌人。一切戰争胜负在开战之前就早已笃定,决定的因素就是是否掌握了获胜的条件。美军在行动开始之前仅通过周密地组织就已经掌握了胜利的条件,利比亚的惨败是可以预料到的。从做出决策到一切准备就绪,美国仅仅花费7天时间。时间之短,效率之高,部署之严密是此次作战中的一大特点。回望整个组织过程,一步步有序推进,不急不躁,稳谋应对。正如一片密不透风的森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作战体系固如山 美军是世界上较为注重联合作战的军队,具备强大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这得益于美军花费重金打造的指挥控制作战系统。在“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军一是拥有强大的海外军事基地和移动基地(航空母舰)。在这次远程奔袭作战中,美军借用了英国的4个空军基地,并出动了自己的美国号、珊瑚海号航母,使得美军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不允许使用领空的情况下,能够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奔袭地中海打击利比亚。二是拥有从战斗机到支援保障飞机的强大空战体系。这次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F-14、F/A-18,攻击机A-6、A-7,电子战飞机EA-6B、EF-111,并配有预警机E-2C、空中加油机KC-10、KC-135,战略侦察机RC-135以及大量战略战术运输机,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航空兵作战体系、保障飞机体系,为作战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