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当代诗
作者 张德明
发表于 2023年2月

当代诗坛比较热闹,尤其在互联网客户端深入到每一个角落的全媒体时代,各类形态的诗歌文本层出不穷,各种各样关于当下诗歌的谈论乃至非议也充斥于耳。当大众对诗歌加以非理性的甚至是暴力般的热议与群殴的时候,也正是诗界人士需要格外清醒和冷静之期。在当代,面对诗歌遭遇的网络恶搞,以新诗为志业的诗人和批评家们,不能只是一味责怪普通人对当代诗的缺乏认知、不甚理解,责怪当代诗歌教育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还应想着我们自身是否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当代诗”的重新发现乃至“发明”,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主编《当代诗》时,孙文波于“出版说明”中如此写道:“我一直想主编一本个人主张明确的诗刊,设计的栏目、选择的作品均带有我对诗和诗批评的预期,不求篇篇精粹但有新意,能够让人从中窥见写作者对诗的认识,以及文学抱负,从而在集合的意义上让读者看到一个时代有价值的诗的样态,并能够看到语言朝向未来的流变。”孙文波的这个“出版说明”中,已经明确透露了他定位当代诗某些关键信息,比如要有创新性,要凸显时代的精神价值,显示诗歌创作者的文学抱负,其诗歌语言隐含着走向未来的美学期许,等等。

本文刊登于《诗潮》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