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如何识人任才的
作者 王厚明
发表于 2023年1月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康熙称之为“济时良相”,毛泽东也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知识分子。而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报国情怀范仲淹,非常注重为社稷选拔人才,一句“推毂天下士,百年用其余”就是历史上对他选贤任能的最好注脚。

育材造士,为国之本。针对国家内外并不安宁的情况,范仲淹善于识人用人,大力培养选拔栋梁之才。狄青擅长骑马射箭,作战经常亲为先锋,担任延州指挥使时曾经经历大小二十五次战斗,八次被流箭射中。经略判官尹洙将狄青推荐给范仲淹说:“这是良将之才。”范仲淹认为狄青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拿出《左传》送给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勉励狄青要学古知今、了解历史,不能当只有匹夫之勇的武夫。从此狄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后以武官任枢密使,多次担当治乱平叛的重任,成为“发于卒伍”的一代名将,深为宋神宗器重。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范仲淹不仅有着识才辨人的独到眼光,还有着知人善任的伯乐情怀。他因人而用、用得其所,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让朝中才俊发挥出最大潜能。《宋史》记述了范仲淹慧眼识张载的轶事。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论武,二十一岁时满怀一腔热血,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