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
“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位概念的字是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了。那么,这些字都有哪些具体内涵,它们从古至今的意思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从这一期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来说说“上”字。
“上”的甲骨文字形由一上一下两横组成,下面的一横长,有的略带弧度,表示地面等基准线,上面的一横短,表示位置在上边。
“上”最初的意思是“位置在上边、在高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大意是说,不要说苍天高高在上。《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说蚯蚓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上”都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字。从它由古至今意义的发展演变来看,主要有这样几条脉络。
第一条脉络是由“位置在上”发展出“等级或品质在上的”意思。《战国策·秦策五》:“上客从赵来”。所谓“上客”,就是上宾、尊贵的客人。《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饴饧》:“色以白者为上。”
“上”在古代可以指君主、皇帝,这也是由“位置在上”的含义发展出来的,因为君主、皇帝在世间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管子·君臣下》:“民之制于上,犹草木之制于时也。”大意是说,人民受君主的制約,就好比草木的生长受天时的制约一样。《吕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大意是说,国君您为何不效仿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后来,“上”也指尊长或地位较高的人,《礼记·王制》:“尊君亲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