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缘何被封“弼马温”?
作者 陈洪
发表于 2023年1月

孙悟空的“名号”中,“弼马温”是最为怪异的一个。“弼马温”这个名号是心高气傲的孙大圣终身的心灵之痛,而他的敌人们也总是拿这个名号来羞辱他。何谓“弼马温”?从故事中来看,答案很简单,就是“马夫”的头儿。小说这样写道:

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君送他去御马监到任。

但是,马夫头儿为什么叫“弼马温”呢?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职级呢?这一点,孙猴子本人也很纳闷。于是把难题与疑惑留给了后世的读者。后世读者却发现,这个词,不但在古今“干部序列”中都不曾见,而且除却《西游记》,其他任何地方也没发现过这个官名,或者“私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的《西游记》,在“弼马温”一条下加注:“民间传说,猴子可以避马瘟。”至于这个“民间传说”从何而来却是语焉不详。而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人们找到了一个源头。原来台湾的学者苏同炳在他的《长河拾贝》有一篇三四百字的小文《“弼马温”释义》,其中讲到:

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弼马温”者,乃是“辟马瘟”三字的谐音。

此书于1998年印行于大陆,其后这一观点屡经征引。如2003年《文汇读书周报》刊《〈马经〉·弼马温》,称“(苏同炳教授)揭开‘弼马温’之谜,功不可没”,并特地说明苏所征引的“赵南星文集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有影印本”,以强调这一材料的可靠与珍贵。2003年,《羊城晚报》也有署名文章《“弼马温”何解》,其中引述苏文,并赞叹:“历来研究、注释《西游记》的学者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赵忠毅公文集》,国内无存,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有胶卷翻印本,苏同炳先生读后写成文章,使我们得以知道了‘弼马温’的真相。”文章中又是“国内无存”,又是“美国”云云,意思与前文类似,对苏说的推介热情更有过之。此文后被收入中学语文辅助教材,影響甚广。该学者在2011年收入自己文集时,特意在文末加上读到此说时“不亦快哉”,极言其欣赏赞叹之意。

于是,“母猴月经可辟马匹瘟疫”之怪说不胫而走,“弼马温”之“猴月经”内涵似为不刊定论。“百度”输入“弼马温、猴”,可检索到581000条,绝大多数是在重复此说。有人甚至从中还读出了某些微言大义。认为“以母猴月经‘避马瘟’来封孙悟空的官,玉皇大帝的轻视人才到了何等地步”,“这是极其辛辣的讽刺”云云。这一名号的解读有了如此微言大义,更使得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一番。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因苏同炳的文章是随笔写法,对于出处只是含糊地说“(赵南星)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使得我们核实起来十分困难。幸亏现在的数字技术提供了检索的可能性。实际上,《赵忠毅公文集》现存两种版本,一种是明崇祯十一年范景文等刻本,署《赵忠毅公诗文集》,是最早的刊本;另一种是清同治求是斋刊《乾坤正气集》中的《赵忠毅公文集》,较之前者少了六卷诗集,其余并无二致,显然系出于前者。当我们分别以“西游”“西游记”“母猴”“马经”等关键词对《赵忠毅公诗文集》进行检索时,显示均为“0”。甚至我们到“明文海”中检索“母猴”时,也只有一篇文章中出现,而且是抄录《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而已,与养马并无半点关联。

是否苏先生看到的美国版本与明崇祯初刻本、清同治复刻本皆不一致,倒也不敢断言。但就其行文出处含混,以及上述多方检索结果而言,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母猴月经辟除马瘟”与东林党领袖赵南星似乎难以拉上关系,因而借他名义所讲“《西游记》(弼马温)之所本”更属无稽。

不过,有《西游记》爱好者出于对此说的兴趣,又无法到美国国会图书馆核查,便另觅途径,终于到《本草纲目》里找到了出处,于是便把李时珍拉来做了“赵南星”的同盟军。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