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
作者 胡宝伟 申小蓉
发表于 2023年2月

【关键词】大数据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思想保障。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为国企思政工作高質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将为国企思政工作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的价值功能

首先,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数据化转型。一是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方法数据化。大数据时代,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被无处不在的数据信息所包围,他们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网络言行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行为数据反应出来。依靠大数据技术,将这些数据汇聚集成起来,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就可以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掌握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等。二是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方法可视化。一方面,政工干部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职工进行可视化的“画像”,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视频化、图表化、图像化,将枯燥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生动的视频图像,便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更好接受教育内容,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

其次,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精准化供给。大数据技术不仅意味着数据的海量化,也意味着思政工作的精准化、个性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精准思政成为可能。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以数据“说话”的能力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和精准地把握职工群体整体思想动态和个体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教育。依托大数据技术,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能够对职工生产的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动态数据和非动态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差异分析、动态分析和整体分析,挖掘数据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精准识别对象的精神需求,并精准地提供思政内容,防止供给错位和供给失衡问题的产生。

再次,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全过程管理。一是能够精准预判职工思想状况。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可视化的图像展示有助于实现精准化预测,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利用大数据收集、筛选和量化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政工干部准确识别个体异常行为和潜在的风险,有的放矢地进行提前干预。二是能够提升思政工作决策能力。大数据赋能国企思政工作,能够让决策者更加清楚掌握上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和思政工作开展情况,摸清存在的问题症结,改进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决策。三是能够实现对思政工作的动态监管。利用大数据技术,政工干部能够更加清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动态,对于符合工作目标的工作举措和个体行为进行鼓励强化,对于背离目标的行为及时进行应对处置,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最后,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科学化评价。大数据技术在及时感知、量化分析、动态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分析职工群体和个体对思想教育、员工培训、党团活动等的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可以准确评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创新国企思政工作评价模式。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的关联分析、可视化展示和精准画像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利于突破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性、单一化的评估模式,促进评估模型向数字化、可量化、直观性和科学化的转变。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