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支撑
作者 战旭英 蔡瑛
发表于 2023年2月

【关键词】文化自信自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中心任务出发,对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和擘画,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种文化,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又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三种文化融合发展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文化自信自强之“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根本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强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点,不仅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使得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意义重大。增进文化自信,应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也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意义的深刻揭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深植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