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乔木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前往延安,1941年2月调任毛泽东秘书。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胡乔木协助毛泽东编写《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3本“党书”,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响应并传达毛泽东的整风思想,配合毛泽东的整风步骤,参与撰写修改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由此成长为党内“一位了不起的大笔杆子”。延安10年特别是整风运动的3年,是胡乔木政治思维和政治地位极大飞跃的时期,其凭借敏锐透彻的政治领悟力、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清晰透彻的文笔,奠定了“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地位。
编写“党书”,推动整风运动
为了解决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一段历史要算账,首先要在政治上说清楚”,把“左”倾教条主义干了些什么讲明白,提高高级干部的路线觉悟,统一全党的认识,也是为原定于1941年上半年召开中共七大准备材料,毛泽东决定编写一套历史文献,“对于自党六次大会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这就是《六大以来》。
《六大以来》的资料搜集工作从1940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最初由陈云、王稼祥等几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分头负责。由于他们事务繁忙,中央不久决定六大以來历史文献的搜集工作改由中央秘书处承担。秘书处每找到一篇资料就送印刷厂一篇,打出样稿后校对,校对完再送毛泽东审核。
胡乔木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时,《六大以来》已经在编,便负责校对样稿,后来逐渐从最初负责的王首道(时任中央秘书长)手中完全接过这项任务。胡乔木有深厚的编辑和文字功底,校对样稿准确无误。毛泽东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
党的六大于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到编《六大以来》时已过去13年,间隔时间长、变化大,且中央机关几经转移,部分文件早已散佚,编写工作既艰苦又费时。文件选什么、怎么选,什么问题讲、什么问题不讲,哪些讲多、哪些讲少,都需要斟酌。胡乔木时年29岁,作为党内一个年轻后辈,对这段历史没有多少切身体会,但“能够把搜集来的一大堆文件,通过整理、挑选,很快理出头绪,编辑成书,使人读了,对党的历史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楚,对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一目了然”。胡乔木还有相当高的政治敏锐度。有一篇刘少奇在白区工作被指责“右”倾时所作的检讨文章,胡乔木问毛泽东是否选录,毛泽东答复不必要。
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问题,批判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拉开了中央领导层整风运动的序幕。12月,《六大以来》在延安正式出版,共收入自1928年6月党的六大以后至1941年11月期间党的历史文献519篇,分上下两册。对于这本文献出版的意义,胡乔木说:“编出《六大以来》使总结历史经验得到一个武器。把党的历史文献编出来,使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对照非常明显。一些犯‘左’倾错误的同志看了心服口服。”参与编辑《六大以来》,胡乔木第一次系统接触到党内文件,第一次系统了解了党内斗争内幕,第一次系统阅读了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内高级领导人的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件事办得好,他也受到毛泽东的喜欢和党内其他同志的看重。
《六大以来》的编辑出版在党内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同志重新认识了党的历史,思想上解除了武装,承认了原有错误,并主动要求从一大开始学习和研究党史。为此,毛泽东于1942年初着手主持编写《六大以前》。《六大以前》的资料工作主要由王稼祥的秘书陶铸与胡乔木共同负责,文献多取材于党的早期领导人的署名文章,最终共收录文献184篇,1942年10月在延安出版,是学习与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资料书。《六大以来》和《六大以前》编出后,毛泽东有意在这两本书的基础上再选编一本党的路线学习材料,胡乔木参加编辑工作,并负责与毛泽东联系,在编排过程中随时按照毛泽东最新的要求增删篇目,并将毛泽东选定的篇目送给参与选编的领导传阅。1943年8月15日,毛泽东致信胡乔木:“乔木,加上‘调查研究’‘增强党性’两个决定,即可付印。”《两条路线》的出版,弄清楚了第三次“左”倾路线的文件哪些是要害,哪些是阶段性的代表作,使整风运动走向深入。
《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及《两条路线》三本“党书”的编辑和印行,对全党深化和统一党内在两条路线斗争、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等问题上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和七大的召开做了思想上认识上的准备。在编写过程中,胡乔木接触到大量党内文件,并伴随中央领导层的整风和全党的普遍整风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等高层会议,参与中央总学习委员会解答各方面所提出的问题。经毛泽东亲自指点,胡乔木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对马列主义的了解逐渐深入并愈发准确,为下一步发表社论,对整风运动的思想、形式、方法进行再阐释再传达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表社论,响应配合毛泽东的整风步骤
在党的高级干部整风学习半年之后,毛泽东认为一些重大的理论原则和历史问题基本取得共识,有必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普遍整风。1942年2月1日和8日,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整风动员报告,强调教条主义更为危险,一定要彻底抛弃。
3月9日,胡乔木为《解放日报》撰写题为《教条与裤子》的社论。文风辛辣,措辞严厉,将反对教条主义比喻为“脱裤子割尾巴”,不仅要“脱”,还得在人民群众面前“脱”,并表示:“如果这些问题不曾实际解决或着手实际解决,那么毛泽东同志再报告它十天十夜,《解放日报》再继续写它一百篇社论,各个支部小组再开它一千次会来传达讨论,还不都是白费?还不都成了教条?”胡乔木及时响应毛泽东的整风报告并再次通过报纸向全党传达了这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