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隼人”稻盛和夫的修行人生
作者 王秀娟
发表于 2023年2月

遭遇艰难困苦而想要摆脱,这就是人。想要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情形往往居多。倒霉也罢、厄运也罢,忍受它们,保持开朗的心境朝前看,坚持努力,不懈怠,这就是人生。我的人生就是这样,靠开朗的心境和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稻盛和夫

2022年8月30日,日本京瓷公司通过官方网站对外发布了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的消息。讣告内容措辞简单,字里行间透出逝者的安详与谦和。在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不愿去谈及有关死亡的话题,尽管它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对的终极归宿。稻盛和夫却有所不同,他曾在传记中,假定自己的人生有80年,然后将前20年视作踏上社会的准备期,之后的40年是为社会、为自我钻研的工作期,最后20年则是死亡的准备期。稻盛和夫原本计划在60岁时遁入佛门,开启他的死亡准备期。但由于工作原因,直到65岁,他才得偿所愿,从心境上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很多人知道稻盛和夫,是因为他一生创办了两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因为他在78岁高龄还能带领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JAL,简称“日航”)走出困境,因为他的盛和塾曾在世界范围传授经营哲学,因为他设立了日本的诺贝尔奖——“京都奖”等等为人称道的传奇。可就是这样一位“经营之圣”的成功人生,在前日本内阁顾问、早稻田大学教授堺屋太一眼中,却是在“如履薄冰”中度过的。

日本的诺贝尔奖——“京都奖”奖章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作为家中的次子,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稻盛和夫的人生开端可以说“绝没有受到好运的眷顾”。小时候的他是个爱哭鬼,长大一点成了调皮蛋。年少时罹患过当时的不治之症——结核病,初中入学考试还两度惨遭淘汰。战争空袭让稻盛家几乎失去了一切。好不容易才坚持到高中毕业的稻盛和夫却未能考取心仪的大学,最后只能就读本地刚刚开办的鹿儿岛大学。不仅如此,就连大学毕业后的就职情况也依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人生,稻盛和夫也曾抱怨“命运为何如此不济”,以致后来甚至坦言“如果在当初走错一步,或许就误入歧途了”。

如今,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当初那个“没有受到好运眷顾”的稻盛和夫或许又是无比的幸运。因为他并没有因结核病而丧命,没有因家境贫寒而辍学,更没有因考试落榜一蹶不振、因企业破败自怨自艾……相反,稻盛和夫似乎将所有的不利因素都转化成了有利因素,最终让自己化身为“万里挑一的幸运儿”。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稻盛哲学中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努力)(0~100)×能力(0~100)”。在这个方程式中,稻盛和夫认为人的“思维方式”有正负之分,它影响着其他两个要素,决定了方程式的结果,是整个方程式的灵魂所在。

正面的思维方式和负面的思维方式的确能够引导事物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大学毕业后的稻盛和夫就职于日本京都的松风工业公司。

本文刊登于《世界文化》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