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等现代技术的日趋成熟,拍摄高难度场面变得越来越容易,从而为电影尤其是纪录片的视觉呈现提供了空前的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对于以纪实为主的纪录片的质量就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科学技术再高超,也只是辅助手段,想要提高纪录片的吸引力,最关键的地方和商业电影并无二致:在于讲好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好,确实是一个问题。在结构上注重叙事弧线是富有成效的策略,在这方面,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Free Solo)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亚历克斯与徒手攀岩
亚历克斯是《徒手攀岩》的主角。他198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上了攀岩,并且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这都为他日后从事徒手攀岩奠定了坚实基础。徒手攀岩,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不采取任何外在保护,仅凭着登山鞋和防滑用的镁粉,赤手空拳攀爬上那些常人难以征服的山峰。因为没有保护措施,所以此项运动伤亡率极高。可以说,徒手攀岩是极限运动中的极限,而亚历克斯则是勇者中的勇者。
《徒手攀岩》的拍摄从2016年春天到2017年6月,主要是记录亚历克斯徒手攀登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酋长岩的历程。该如何表现这段难忘的经历呢?导演采取了最富有表现力的方式。导演是金国威(Jimmy Chin)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夫妇,其中金国威作为摄制组负责人在片中出镜。
《徒手攀岩》所表现的内容让人印象深刻,与此相应的是,其所采用的叙事技巧与内容完美融合,从而形成合力,成就了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即使是面对经典的电影,此片也不遑多让,正所谓各擅胜场。影片内容不易复制,技巧却可以通过分析与学习获得。该片整体结构上最大的亮点,在于遵循了叙事弧线这一法则。
叙事弧线
叙事弧线是杰克·哈特(Jack Hart)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叙事结构。他将一个完整的叙事分为五个阶段: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和下降动作,整个叙事就是主角陷入困境、最终能否解决困境的过程。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从头看到尾,作品在叙事过程要设置多个情节点与悬念。
阐述是叙事弧线的第一个部分,在这部分里,“作者会告诉读者主人公是谁,读者需要足够的信息来理解主人公即将面临的困境。”但是也不能告诉读者全部信息,“阐述部分的写作技巧就在于作者只告诉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信息。”
上升动作紧跟着阐述,是作品里占篇幅最大的部分,直接关系着成败。上升动作要创造出戏剧张力。这种张力要通过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点来实现,并且要保持到高潮时才能释放。同时,成功的敘事会随着故事主人公希望的起伏而展开,让人物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上升。另外,上升动作的另一个要素就是要不断制造扣人心弦的悬念,从而吊足主人公和读者的胃口。
危机部分是叙事弧线波浪的尖峰,是一系列上升动作带来的深刻变化。危机之后,就要进入高潮。
高潮是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困境的解决有可能来自自身的努力,也可能来自于外力。
高潮部分释放了故事的戏剧张力,到了下降动作阶段,到了收官阶段,无非是告诉观众一些问题的答案,如果再能用一个“意外结局”收尾,就更完美了。
当然故事也可以从危机写起,也就是荷马“从中间开始”的叙事传统。不过对于非虚构故事,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顺序写更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