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钿妆:古代变美小妙招儿
作者 张致和 杨欣玥
发表于 2023年2月

看过舞蹈《唐宫夜宴》的人,一定会对那些漂亮的唐装小姐姐赞不绝口。她们不但衣服漂亮,舞跳得漂亮,连化的妆都那么好看。她们额头、双颊上那些别致且绚丽的花纹,是不是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花纹在古代一般都是贴上去的薄片。这种妆容有个好听的名字——花钿(diàn)妆,这可是古人传承千年的变美小妙招儿呢!

2000多年前的变美小心思

为了变得美美的,古人在花钿妆上可是费了不少小心思。

“钿”在《说文解字》中指的是用金嵌成花状的美饰,所以金、银、玉、贝、珠甚至鸟羽、蝉翼、花瓣等材料,只要是看上去漂亮的,全都能用到花钿妆上!五颜六色的薄片贴在鬓角、额头、脸颊上,要多美有多美!除了材料,花钿妆的形状也有很多种,比如圆形、菱形、梅花形、桃形、扇面形等都是很常见的,甚至还有小鸟和小鱼等形状呢。

花木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些专家认为,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里描绘木兰梳妆的场面时,说她“对镜贴花黄”,这里的“花黄”有可能就是一种黄色的花钿妆。

那花钿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些学者认为,花钿妆很可能是从古人的“绘面”(在脸上画颜色鲜艳的图案)演变而来的。

本文刊登于《奇妙博物馆》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