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随想曲
作者 钱震来
发表于 2023年2月

《玫瑰》之争论

年纪大了,看电视剧少了,凡是古装、打仗、仙女、鬼怪之类一律不看。但现代都市剧《我的前半生》却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档次”。这几天《玫瑰之战》(以下简称《玫瑰》)闪亮登场,虽然是模仿美剧《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却是外国酒瓶装中国酒,包装挺华丽的,内容也多少取材于现实生活。不知为什么,网上差评如潮,真不知触碰了观众的哪根筋,不只是不喜欢,还恨得他们牙痒痒,口诛笔伐。乍一看,《玫瑰》似乎是因摄影师技术性地熨平了两位女主角脸上的年纪留痕而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女士们的不满,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玫瑰》不只是美化了女主角,还美化了生活,美化了人世间的争斗。《玫瑰》呈现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法治社会,或者说正向理想化迈进的社会,难怪让习惯于丛林法则的“广大群众”严重不适,“难道现实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或者还不是,但万事总有开始,尽管是不完美的开始,何不给理想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这可能正是隐藏在深处的,连我们自己都沒觉察到的审美观念上与《玫瑰》严重脱节的深层原因,其实更是《傲骨贤妻》与《玫瑰之战》的脱节,是“老吃老做”版与“青春靓丽”版的脱节,是不同审美趣味的脱节。

《玫瑰》之选择

刚刚看完《玫瑰》最后一集,果然没有失望,因为意犹未尽,还想看下去,一部都市电视剧能做到让观众(或者说享有“肥皂剧”口味的观众)欲罢不能,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成功呢?尤其越到结尾越精彩,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犹如音乐上的“加紧”,接着又戛然而止,又如贝多芬的拿手好戏:“渐强”后突然一个“轻奏”,让人回味无穷。不可否认,此剧借鉴了美剧《傲骨贤妻》不少的手法,或者根本就是创造性地移植(一如韩版、日版)。有问题吗?风行世界的律师制度原本就来自西欧,就如《资本论》等,拿来主义没什么可难为情的。同样,遍布世界各地的武术功夫、中国餐馆、中医中药、国粹“麻将”不也“骑马挎枪走天下”了吗?《玫瑰》最莫名其妙之处是“作女”沈沁横空出世,“霸王硬上弓”倒追丰盛,想来点“三角”增加情趣,可惜男女演员之间气场完全不对,缺少“化学反应”,连剧中保安都看不下去,一言蔽之道:“土得掉渣。”相比之下,最“洋”之处是结尾套用了美剧风行的片尾画外音手法,没有“大团圆”,也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留下的是男、女主角感情生活的缺憾,但生活仍依然故我“没心没肺”地行进着,淡淡雅雅的,有点美丽、有点伤感、有点顾影自怜。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