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残雪《茶园》
作者 王加勉
发表于 2023年2月

2022年,残雪又一次陪跑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赔率榜上的高排名也是写作实力的一种展现。四十年写作生涯,“先锋”的标签伴随着残雪,就其笔下的小说而言,神秘而惊悚的风格在当代文坛别具特色。残雪小说行文晦涩,加上分析理论驳杂,对其解读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反懂”的文本是否存在理论上的“傲慢”?至少,残雪在等待高明的读者。在2019年她这样回应入围诺奖:“还要等读者慢慢地成长起来。读者越来越多时,(得奖)呼声才会越来越高。”2021年出版的《茶园》是一册涵盖了十七篇新作的短篇小说集,对收录其中的同名短篇《茶园》进行细读,可以看到残雪一以贯之的先锋性背后执着的价值坚守。

《茶园》的情节仅用一句话即可概括:“少年黄石在祖母年老后从黄伯手中接手荒原中的茶园。茶园以茶树养白蚁,黄伯吃白蚁,出售白蚁给白蚁收购站站长。”细读之后可以发现,残雪往往在触及难以言说的神秘之后,便“狡黠”地收笔。首先,祖母在送黄石去茶园后叮嘱其回来,便遭到了黄石的质疑:祖母在遗弃他。这里隐藏了敏感多思的黄石的身世。值得一提的是,残雪的成名作《山上的小屋》即是家庭题材,在那部短篇里,父母角色是一种残酷的面目呈示。祖母在黄伯形象上撒谎,在叮嘱他“可要回来”上也未必是真话。在寻觅黄伯的荒原火车上,女乘务员的“插入语”设计(“小家伙,越是精明越吃亏”),可谓灵光一现,这种伪善的道德训诫让小孩惶惑,对小孩的敏感心灵冒犯往往为人所忽视。黄石的心路也让人共鸣:“他回想起那姑娘的话。会不会因为他太精明,提前去想象这位伯伯的模样,伯伯就隐藏起来了呢?”对茶园的描述可以说是幻想的破灭,茶园不过荒原上的白蚁堆,种茶树的目的是向白蚁提供人肉之外的替代品。可就算如此,茶园在黄伯眼中却仍是无上的存在(“你记住,那里是天底下最干净的地方”)。将白蚁泡茶当作早餐的情节对残雪的老读者而言并不显得突兀,食物的异化在《黄泥街》《侵蚀》等作品均曾出现。故事在黄石的怪异念头中(也许祖母就藏在茶园里)走到了更大的神秘,我们不禁猜测:茶园是否为一块坟地?然而残雪不会给出一个简单的确切答案。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