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新年伊始,青岛市阳城区的青春足球场完成调试,灯火辉煌,绿草成茵,引人驻足。这个科技感满满的5万座专业足球场,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包含2块11人制足球场及泳池、羽毛球场等。草皮按照世界杯标准铺設,球场高处有可行走自如的马道,供多机位拍摄高点垂直位置影像。
青岛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党支部委员、综合部部长孙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青春足球场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国际A级比赛要求的全国首个城站一体全民互动式公园化体育综合体,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标。”
近期,青岛市足球改革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岛市“十四五”时期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5 年,足球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前列。
打造“足球之城”,青岛信心十足、憧憬无限。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青岛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喝啤酒、吃蛤蜊、聊足球,是青岛市民独特的地域文化。
百年足球基因
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海滨的青岛,是我国开展足球运动最早的城市之一。1924年,青岛成立了第一支专业现代足球队——中华足球队。
到上世纪30年代,青岛已有大大小小的业余球队百余支,经常进行各种足球联赛。
新中国成立后,足球依然是青岛人最偏爱的运动。1979年11月,国家体委提交《关于提高中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请示报告,经国务院批准,青岛被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青岛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喝啤酒、吃蛤蜊、聊足球,是青岛市民独特的地域文化。
2012年,中国足协确定成都、青岛、武汉、广州、大连为首批“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分别于1月和9月分两批公布了“十四五”期间共15座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其中,青岛率先启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
“职业球队的数量与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足球发展水平的标尺。”长期致力于足球运动相关研究的中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贾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11月28日,青岛海牛在当年赛季中甲联赛第32轮比赛中大胜对手,提前两轮锁定下赛季中超席位,青岛再次拥有了中超球队。
根据《方案》,青岛提出重点打造1-2支中超球队,拥有中超、中甲、中乙、五人制、女足全序列的职业俱乐部,使职业足球成为青岛城市精神的载体和文化名片。
目前,青岛有5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包括1支中超球队(海牛队)、1支中甲球队(青春岛队)、1支中乙球队(红狮队)、1支职业女足队(青岛职业女足队)和1支五人制超级联赛队(青岛五人制足球队),实现了中超、中甲、中乙、女足和五人制俱乐部全覆盖,是全国职业俱乐部数量最多、层级最完备的城市。
1994年是青岛职业足球的高光时刻。当年,成立刚刚一年的青岛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岛海牛升入甲A,开启了青岛足球在此后十多年驰骋中国顶级足球赛场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