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三线城市的超市,曾经逼退百亿台企丹尼斯,吓走外资巨头沃尔玛,招工50人,报名的却有5000人。
它曾经闭店一年后再开业,没有任何宣传却引来万人排队,周边一公里水泄不通,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雷军曾经去朝圣学习,马云曾经给出盛赞:“它引发了中国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子。”它是谁?凭什么?
下岗混混的逆袭
1993年,一个27岁青年,灰头土脸地出现在河南许昌火车站。刚刚从西安回到家乡的他,只带了秦岭的一身尘土和30万巨额债务。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他呆望天空,心里只惦记一件事:“老天啊!如果让我还完钱,让我做牛做马都愿意,只要有自由。”
这个年轻人,正是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超市”的胖东来品牌创始人——于东来。
那是于东来人生最狼狈的岁月,因为害怕被认出来,出门都要用围巾包头,只露两只眼睛。
多年后回忆起来,于东来坦言这不怪“时运不济”,只怪“急功近利”。
1966年,于东来出生于许昌农村,这是个调皮捣蛋的娃娃。刚上初一,其叛逆变本加厉,甚至因为一场家庭矛盾离家出走,从此辍学流浪。
学只上了六年多的于东来,开始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为了营生,他卖过花生,卖过冰棍,还当过临时工。18岁的时候,于东来好不容易找了个橡胶厂的工作。却因为厂子倒闭,再次失业流落街头。看见弟弟如此境遇,于东来的哥哥实在心疼,便说服父母凑了点钱,让他回来开家烟酒店。
虽然不情愿地接受了家人馈赠,但于东来好面子,又想着漂泊多年一事无成,总想赚点快钱。
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外地人上门了,他自称可以提供当时紧俏的玉溪烟货源。禁不住低价诱惑的于东来,也顾不得货源的来路,直接拿了货。结果,他被警察找上了门,因为涉嫌非法倒卖被关进了拘留所。
于东来并没有吸取教训,只是想着怎样挽回损失。当他准备来一票更大的时候,又被逮个正着。
经过两次打击,于东来仍不认“怂”。他关了烟酒店,又借了十几万元,决心到陕西秦岭一带开矿赚钱。作为外行人,其结局可想而知,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在无业和失败的双重煎熬中,于东来终于开始反思:“为了挣钱没有底线,才让自己走到痛苦的地步。”这让他产生了一个新想法:“难道老老实实做生意,就赚不到钱吗?”
1995年,沉寂两年的于东来向哥哥借了1万元,又和4名下岗职工一起凑了6万元。这一年的3月15日,一家40多平米、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杂货铺,开张了。
为了脚踏实地做生意,于东来在当时假冒伪劣商品横行的市场上,率先打出“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
光顾望月楼胖子店的每一位顾客,都被于东来当成家人朋友,见面热心拉家常。甚至顾客开玩笑地要求一些优惠,他也爽快答应。
90年代中期,国内商品经济正日益旺盛,商超购物成为风尚。加上于东来以真诚换真心,培养了不少忠实客户。在于东来的回忆中:那年年底,这个小店竟然净赚了80多万!
本想六年还完债务的于东来,惊呆了。他确信了踏实做生意,真的能行。根据于东来的计算,他们在三年里累计赚了300多万,还开出了分店。
但命运的磨难,又突如其来。
1998年,一场震惊河南省的大火,将公司总部化为灰烬。事故导致八名员工遇难,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挫折打击下,于东来一度病倒在床。2000年,重整旗鼓的于东来,开出了一家大卖场“名牌服饰量贩”。胖东来电器店、面包店也陆续开张,且一个比一个红火。2002年元旦,营业面积23000平方米的胖东来生活广场开业,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成为许昌最大的大型综合超市。当年,就创造了5亿元销售额。
三年后,站稳了脚跟的于东来,决定“出征新乡”。
新乡是河南省另一个三线城市,相比许昌,这里竞争激烈,强敌环伺。其市区平原路被称为“新乡王府井”,1.5公里长的平原路西段,一度聚集了25家面积超5000平米的大型商超。2002年,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台湾超市品牌丹尼斯进驻新乡;2004年,超2万平米的世纪联华新乡店开业迎宾。筹建中的,还有大商、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带着胖东来的经营理念,在“老大们”不屑一顾、外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于东来靠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勤奋与诚恳,硬是将既定格局打破,使得其他百货大楼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