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浙江GDP突破7.7万亿元,稳居内地31省份第四位;A股“浙江板块”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二,千亿市值公司达到10家。这背后,民企活力凸显和政府引导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股权投资也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力,2009至2022年,浙江股权投资金额合计达7397亿元,居全国前五。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联动推进下,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省,2020年底制造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其接下来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到五金家电、电气机械,再到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柯桥轻纺城等专业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了无数“草根经济”传奇。近5年,浙江GDP实现了从4万亿到7万亿元的“三级跳”。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浙江如今又扛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载,浙江书写了一个从“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资本市场强省”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740余家上市公司与7万亿GDP背后,民营经济活力满满
2021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万亿,达到73516亿元,2022年更达到7.7万亿元,稳居中国内地省份第四位。浙江站稳头阵的背后,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曾几何时,浙江由于地瘠人贫,许多人被迫外出创业谋生,以吃苦耐劳闻名的浙江商帮成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随着外出浙商将大量商业信息和资本带回家乡,一大批个体和私营企业在浙江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强劲,成为浙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中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共有107家企业入选,连续24年蝉联全国首位。
民营经济对浙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3081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9200亿元,5年间扩大50%以上,占GDP的比重从65.2%提高至67%左右。2021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3.4%的税收、81.6%的货物出口、58.8%的投资和87.5%的就业人数。
民营经济的繁荣,也为浙江在资本市场的实力扩张奠定了基础。浙江A股上市公司数量由1993年的5家增长至2022年8月的630家,且自2010年起常年稳居内地省份第二(图1)。截至2022年8月31日,浙江A股、港股、中概股上市公司合计达到742家,总市值达12.95万亿元,两者均位居内地31省份第三名。
图1 :浙江省历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及在内地31省份的排名

其中,浙江A股公司中的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9.8%,而全部A股公司中民企数量占比为62.9%。浙江板块民营成分占比高出A股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图2)。
图2 :浙江A股与全国A股在公司属性上的数量对比

浙江不仅上市公司数量多,且知名龙头企业聚集,阿里巴巴(09988.HK)、农夫山泉(09633.HK)、网易(09999.HK)、海康威视(002415)、宁波银行(002142)、荣盛石化(002493)、申洲国际(02313.HK)、合盛硅业(603260)、华友钴业(603799)、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等皆为千亿市值企业。其中,农夫山泉、网易、荣盛石化、申洲国际、合盛硅业、华友钴业、舜宇光学科技等7家企业均为民企,千亿市值企业中的民企占比达到七成,实力不容小觑。
2021年浙江省A股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116亿元,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持续研发投入之下,浙江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Wind数据显示,浙江A股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994亿元,超九成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达33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