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望软件(688083.SH)上市第二个年度业绩变脸,预计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150万元至-5650万元,考虑到超募资金给公司带来的财务费用节省和理财收益,以及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款对利润的增厚效应,公司实际经营的亏损幅度更大。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提高了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但这些投入无法及时转化为收入,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面临考验。
国产软件在三维CAD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中望软件的3D产品与竞争对手差距较大,2022年上半年,3D CAD软件收入占比为27.88%,全年大客户开拓不理想,募投项目对三维业务的促进效果有待观察。另一方面,超募资金稀释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如何高效地利用超募资金需要深思。
上市即巅峰
中望软件的营业收入在2017年以后经历了高速增长,从1.84亿元增长至上市前2020年的4.56亿元,上市第一年即2021年营收规模达到了6.19亿元的历史高位;扣非净利润由2017年的2022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9940万元。如此高速增长的态势在2022年陷入停滞,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80亿元至6.15亿元,同比下降6.25%-0.5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150万元至-5650万元。业绩预告认为,新冠疫情对公司的营业收入产生较大冲击,疫情期间公司业务团队难以便捷触达客户,而向客户实地展示公司产品、提供现场培训、解决疑难问题是公司产品推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招股书显示,在全球多个国家超过149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下属企业使用了中望软件的2D CAD软件ZWCAD,该软件全部或部分替代原先使用的AutoCAD或其他欧美产品,这些企业客户包括壳牌、大众、丰田、三星、通用、本田等;在国内市场,共有72家央企或其下属企业全部或部分替代原先使用的AutoCAD或其他欧美软件产品,覆盖全部97家央企的74.23%,这些企业客户包括中国中车、中国船舶、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建筑、中国华能、鞍钢集团等。但业绩预告却指出,中小客户群体仍然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受新冠疫情等宏观因素影响,部分中小客户倾向于控制成本的经营策略,降低软件采购预算,导致公司的业绩受到负面影响,上述实力雄厚的客户或许并未在2022年为中望软件带来进一步收入。
2022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工程(下称CAD、CAM及CAE)的产业链下游国产厂商大多取得了稳定增长,例如主营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拓斯达、从事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的联赢激光、主营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海目星、主营激光加工及系列成套设备的华工科技,同样以国产替代为发展逻辑的中望软件却没能保持业绩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