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野下的中国企业营销
作者 金丹
发表于 2023年2月

中国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在这種背景下,任何简单的归因或聚集,都很难系统地、整体地和长远地解决中国企业的营销问题。而诸如此类的简单归因和解读却已经充斥各种媒体,尤其是自媒体。

是时候对当下中国企业营销的宏观环境做一个系统的盘点了。

消费观念和趋势的变化

在经历了互联网、电商平台对营销的广泛、深入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之后,中国消费究竟表现出哪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征、趋势?

第一,高端需求不断上升,爱马仕、香奈儿等奢侈品轮番提价,商场门店里排起了长队,消费升级的进程加快。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相同支出的条件下,普遍对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之前消费升级与降级同时发生的进程下,消费升级成为主流趋势。而在这一主流趋势下,国家曾经大力倡导却尚未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上升为制造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战略课题。

当前需求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战略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2023年乃至未来若干年重中之重的战略焦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使命是助力中国经济繁荣,从过去外延式扩张真正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它解决的不仅是中国经济短期复苏的问题,还为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第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决定的服务营销的全面崛起,将成为新的增长焦点。

换个角度说,纯粹的商品消费将让位于消费体验、满足感、满意度、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创新。

第三,健康意识、文化意识将超越传统的消费意识,上升为新的消费观念。

换个角度说,这是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变化的分水岭,无论是高端消费,还是大众消费,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纯粹的物质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但更加理性,而且更多地从生理满足上升为心理满足,以及使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自信、更加成熟的需求。

新趋势必然塑造新未来。这也是中国市场高质量发展,进而成为新的世界典范的坚实基础。

中国营销的基本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

过去的中国营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类。

1.性价比营销

无差异的高端需求、大众需求,都是奔着小康来,都是为了消除与跨国公司巨大的技术和产品差距,都是在对跨国公司中高档产品的大众化实现。

过去的性价比营销,既取决于中国的后发优势,也取决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和人口结构红利,还取决于中国的产业结构红利。但时至今日,这些红利都不复存在了。甚至由于制造业的迅速崛起、电商和平台电商崛起而迅速形成的服务业红利,也走到了尽头。

换个角度说,中国市场和经济的韧性,在很长时期内,也主要是上述因素形成的,这种中国营销赖以生存的韧性,也只有在成功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获取可持续增长的新平台。

2.变现营销和红利营销

巨大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为中国各层次企业,尤其是为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升级和发展空间。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