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海军“49”式军服
“49”式军服是人民海军史上第一款制式服装,使用时间极短,只是一款过渡性军服。
“49”式军服是大檐帽与中山装式上衣西裤相搭配。大檐帽配有白色和藏青色可替换帽罩,帽罩有白色牙线,帽墙外围黑色丝带,帽檐使用真皮,帽徽为水滴形。帽徽首次采用了红色五角星及铁锚图案,该图案元素后续成了人民海军军徽的传统。上衣为标准的九扣四贴袋的中山装式,颜色为藏青色并使用铜鎏金纽扣,左胸同陆军一样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长方形布标。


人民海军“50”式军服
1950 年1 月4 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配发新式军服及配饰,即“50”式军服。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按军种统一军服样式,且已经具备常服、礼服和工作服雏形。
海军干部戴大檐帽,大檐帽制式与之前的相同。
海军战士戴水兵帽,水兵帽帽墙外围黑色丝带,前面正中印有金色的“中国人民海军”字样,后有两条飘带。
海军干部常服上衣为立翻领,单排五粒铜鎏金扣,胸口两个挖袋,有袋盖,缀暗扣,上衣后背结构为刀背,裤子为西式裤。
海军战士常服为套头式水兵服,蓝白道护胸,披肩和袖头有三条白道。
海军干部、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藏蓝色(女裙服为全藏蓝色),冬服为藏蓝色。
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四粒扣,胸口两个挖袋,紧袖口,配布腰带及短裤;冬服上衣为小翻领,双排十粒扣,西式裤,裤腰旁开口。
海军干部、战士冬季均配棉帽或皮帽,使用真皮或赛璐珞帽檐;帽徽与大檐帽相同。
海军干部、战士左胸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全军统一制式布胸标。衣帽纽扣的材质为铜鎏金,正面图案与水滴形帽徽相同。
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配发新式军服及配饰,即“50”式军服。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按军种统一军服样式,且已经具备常服、礼服和工作服雏形。
海军干部戴大檐帽,大檐帽制式与之前的相同。
海军战士戴水兵帽,水兵帽帽墙外围黑色丝带,前面正中印有金色的“中国人民海军”字样,后有两条飘带。
海军干部常服上衣为立翻领,单排五粒铜鎏金扣,胸口两个挖袋,有袋盖,缀暗扣,上衣后背结构为刀背,裤子为西式裤。
海军战士常服为套头式水兵服,蓝白道护胸,披肩和袖头有三条白道。
海军干部、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藏蓝色(女裙服为全藏蓝色),冬服为藏蓝色。
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四粒扣,胸口两个挖袋,紧袖口,配布腰带及短裤;冬服上衣为小翻领,双排十粒扣,西式裤,裤腰旁开口。
海军干部、战士冬季均配棉帽或皮帽,使用真皮或赛璐珞帽檐;帽徽与大檐帽相同。
海军干部、战士左胸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全军统一制式布胸标。衣帽纽扣的材质为铜鎏金,正面图案与水滴形帽徽相同。


“50”式军服是人民海军首套成体系的制式服装,与后续属试验性质未全军配发的“53”式军服一起为 “55”式军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民海军“55”式军服
1955年2月8日,全军首次实行了薪金制、义务兵役制、军衔制三项制度,“55”式军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55”式军服是根据中华民族特点,结合各个革命时期的军服并借鉴苏联军服设计的,既庄严、美观,又尽可能使用了国产原材料以降低成本。“55”式军服正式改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