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重大变革 公众心态 意识形态 国家策略
【中圖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社会心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公众意识反映,在重大社会变革背景下发生演化,并呈现出整体性、大众性等特征。理性看待社会变革下公众心态的不同方面,并予以合理调适,是以健康社会心态涵养现代化精神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大局”与时代重大变革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谋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国内大局下锐意改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前进,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伟大变革铭刻在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上。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国情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将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中国式现代化谋划发展,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世界变局中孕育变革。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上,国际秩序面临重塑,“美国式和平”体系摇摇欲坠。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将其作为维护美国霸权的工具,忽视和平、交流和人类共同福祉的意义和价值,造成世界秩序混乱。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国内公共治理和民主制度加速衰落,内部分裂风险投射到国际关系领域,世界安全危机和军事冲突频频发生。同时,世界经济低迷通胀。受到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世界经济长期停滞,美国等国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挑起贸易摩擦,滥用美元霸权,加剧了世界经济风险。地缘政治思想下,美国为维护霸权加紧大国博弈,给世界带来了大的不安定因素。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差异,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频频采取制裁措施,屡屡宣称“脱钩断链”。世界大变局下,我国发展面临更多风险挑战,“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仍然会不期而至。
任何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仅反映在经济关系重塑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也必然会影响到具有充分主体性的个人,影响其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等。社会心态源于特定时期内大多数人具备的宏观、变动与突生性社会心理①,持续影响着公众社会行为,并对时代变革发挥着能动作用。“两个大局”下的重大变革引发公众社会心态的深刻变化,并反作用于当下社会变迁的速度和深度。因此,研究重大变革下的公众心态,有利于透过这一切口,洞察急速变革社会下公众的整体精神状态和思想感受,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使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持续稳定发展。
社会变革下公众心态存在的问题
疫情造成的消极情绪叠加尚未完全消弭。现代社会的本质即风险社会,疫情具备突发性和风险性两大特征。疫情下民众医疗知识匮乏、防疫物资短缺、权威信息不足、社会谣言泛滥等,公众社会心态逐渐复杂化。人们容易被单一的疫情信息裹挟,产生并累积消极负面情绪。而这些社会情绪通过情绪感染机制发挥作用,个体或群体在有意或无意中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行为,都会影响社会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情感态度②。
英国著名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以“流动的现代性”隐喻现代社会发展,现代社会不再是固体一样的牢固结构和稳定组织,而是如液体一般液态的、轻盈的和流动的。现代性的流动颠覆稳固结构,社会环境在不停变化,社会公众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疫情的持续和反复,导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个体构建的生活秩序可能面临被干扰的风险,流动的、偶然的、不确定的和不安全的因素蔓延涌动,“理性的自负”变得不堪一击。疫情的长期化加剧了现代社会中个人负面情绪的积压,要求个体在不确定中重建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