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话语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D27 【文献标识码】A

执政话语是世界各国政党交流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相互认知。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实践中,各国的执政党不仅要通过政策制定促进国家发展,而且还要形成体现自身价值取向的话语表达,以期赢得社会支持和民众认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执政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党的执政话语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执政话语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近代以来,政党执政成为现代国家政治运行的普遍现象。由于社会性质和政党制度的不同,各国政党的执政理念、模式、规则和方法千差万别,但执政绩效无疑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一个重要變量。今日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我们党有着极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思想理论。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国际传播能力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应相匹配。执政话语对政党形象具有塑造功能,执政话语的有效传播,有助于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传播好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②辉煌的执政业绩为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提供了强大的话语自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话语国际传播能力的动力所在。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重要价值
执政取得的成就是认知和评价政党的客观依据之一。就执政党而言,行为得失是最具说服力的评判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言论不重要。社会民众既要判断一个执政党是怎么做的,也要观察它是怎么说的;既要看一个执政党做了什么,也要听它说了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以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向民众展示了其执政的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
作为实践的思想表达,执政话语是政党执政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目标诉求和行为遵循的言说。政党性质不同,执政话语表达也不同,即使性质相同的政党也会因利益不同而形成不一样的执政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以“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为一切言行的准则,执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制定执政纲领、创新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夯实执政基础,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鲜明的思想表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生成发展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实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表达的特点。在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发展生产、依靠人民、改善群众生活、发扬民主、建设廉洁政府等方面形成话语表达,为全面执政条件下话语的丰富发展积累了思想资源。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党的执政话语,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丰富话语形成的执政理论体系为党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