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净化有妙计人工湿地
作者 王尧 刘国珍 陈广峰
发表于 2023年2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而当下农村的环境治理仍然是短板和弱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偏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仍处高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农村污水净化是否有妙计呢?答案是,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的“肾脏”

湿地对地球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与肾脏调节人体水分、排出新陈代谢废物的作用类似,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肾”。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或改造的湿地,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广泛。

1903年,英国约克郡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所谓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污泥等有序地投入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相似的地面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对污水、污泥等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农村,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污水对河流湖泊的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污水知多少

中国农村污水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两大类。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分为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和冲厕污水3类。其中,厨房污水主要以米糠菜屑、动植物脂肪等有机物为主,也含有钠、氯、碘等多种化学元素;生活洗涤污水中含有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等无机盐和钠、钾、钙、镁等化学元素;冲厕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农业污水主要分为农田排水、饲养场排水、农产品加工污水等。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汞、铅、锌、铬、镍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可见悬浮物和各种病毒及虫卵等。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