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守护湿地的“侦探”
作者 牛振国
发表于 2023年2月

亲近湿地,保护自然,首先要全面掌握它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其开展监测。中国湿地分布范围那么广,每个湿地面积又都那么大,要怎么才能监测到位呢?这种情况下,就是遥感技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监测湿地的“千里眼”

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它是指利用搭载在各类移动或静止平台上的不同传感器,对目标地点及地物的电磁波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其性质、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人类肉眼所及范围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一双感知湿地的“千里眼”。

根據遥感传感器所搭载的平台不同,湿地的生态遥感监测可以分为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又称机载遥感,是指利用各种飞机、飞艇、气球等作为传感器搭载工具在空中进行的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和地面遥感(主要指以高塔、车、船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等方式。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