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千年往事
作者 火火
发表于 2023年3月

中國人很早便发现了盐。在古代,人们称自然盐为“卤”,《说文解字》中也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为盐”,即“卤”经过加工后,才能被称为“盐”。

至于盐的发现,还有一个传说。先秦古籍《世本》说,黄帝时期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后来,关于夙沙的传说越来越具有戏剧色彩:相传有一天,夙沙从海里打了半罐水刚放到火上煮,这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底部留下一层白白的细末。夙沙用手指蘸了一点尝尝,又咸又鲜。他用烤熟的猪肉蘸着吃了起来,感觉味道很鲜美。这白白的细末便是盐,而这位发现盐的夙沙氏,也被后世尊为“盐宗”。

也有观点认为,“夙沙”或许并不是一个人名,更有可能是沿海一个部落的名称,是这个部落掌握了煮盐的技术。当然,远古传说的真实性难以考究,夙沙的故事也不排除是后世编撰加工。但根据考古发现,在中国,使用盐的时间确实超过五千年,至少在黄帝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用海水煮盐的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煮盐技术历代相传,不断成熟。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