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笑话,为什么有些人笑不出来?

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里,演员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段子,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欢乐。但同一个段子,在不同人看来会有不同效果。观众投票也引起争议:票数这么低,这届观众是不是不懂什么叫幽默?
确实,我们的笑点并不会完全一样,有人喜欢谐音梗,也有人对此无语;有人喜欢冷笑话,也有人完全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大家的笑点为什么不同,我们首先要知道,笑点是怎样产生的。
脱口秀惯用的一个技巧,是“预期违背”,这同时也是幽默好笑的重要认知基础。比如,当曹鹏医生说,自己的小侄子追着自己问,伤了脚、扭了腰要“挂什么科”,观众原本预期会听到医院里的某个科室,但曹医生话锋一转,说“你天天在学校这么玩,挂什么科都是有可能的”,先是让观众愣了一下,然后引燃了全场。
从医院的“挂科”到学校的“挂科”,画风突变,观众的认知预期没有被满足,也就是认知突然变得不和谐了,但观众随即又理解、消解了这个不和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