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的性格焦虑
当年我在一家大型化工厂实习,实习结束时,车间主任进行了一番点评,坦诚地指出:“个别同学性格比较内向,走上社会后,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我知道他说的“个别同学”,指的应该是我。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上的畅销书多是演讲、口才类,年轻人中最流行的名言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被社交专家分为两类:外向、内向,“专家”认为前者是积极健康的性格,后者则需要矫正。
1988年夏天毕业分配,我进了一家亏损企业。既然“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要改变命运,自然就得首先改变性格。国人都知道那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怎样多交朋友便成了我时常焦虑的事。
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决定为以后的改行进行些准备,于是去一所大学成人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周边几家央企,我有意去结交他们,常常热脸贴了冷屁股。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