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需求的产生
俄国内战结束后,年轻的苏联空军在航空机枪方面大多采用沙皇俄国留下的旧型号,这些机枪多为英国制造的刘易斯和维克斯机枪,均是一战期间采购的。到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苏联国内各型号的军用飞机陆续完成设计并装备部队,为这些飞机装备足够的航空机枪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显然不可能再从昔日“盟国”方面进口大量航空机枪,因此这个任务便交给苏联国内成长中的国防工业企业。


早在1918年, 科夫罗夫工厂的费德洛夫就根据费德洛夫自动步枪改进设计一种航空机枪,但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先天存在射速提升幅度有限的问题,而且此枪后来未得到广泛采用,所以改进生产航空机枪的工作并没有完成。到了1928年,师从费德洛夫的捷格加廖夫设计的DA航空机枪正式装备苏联空军。
从莫斯科到图拉
DA航空机枪改进自捷格加廖夫之前设计的DP轻机枪,当时DP轻机枪投产不久,科夫罗夫工厂还未熟练掌握新式机枪的生产工艺,而且DA 航空机枪的定位是炮塔机枪,安装在飞机射击协调器上的机枪仍存在供给缺口。此时除了科夫罗夫工厂,苏联国防工业的其他部门也在着手新式航空机枪的研发。
1923年,在图拉兵工厂的托卡列夫着手设计马克沁轻机枪的同时,莫斯科的“航空工业人”飞机工厂也在进行将马克沁机枪改造成更先进航空机枪的计划。马克沁机枪在沙俄时代便大量装备军队,图拉兵工厂(苏联马克沁机枪的主要生产厂)早已熟练掌握马克沁机枪的生产工艺,因此无论是新式轻机枪还是新式航空机枪,如果基本设计基于先前的马克沁机枪,不仅会对新式机枪的快速投产带来很大帮助,在机枪下发部队后,先前已对马克沁机枪足够了解的单位也能快速掌握新式机枪的使用技巧,快速形成战斗力。
“航空工业人”工厂的机枪设计是厂内的飞行员兼飞机设计师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纳达什克维奇提出的,他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机枪的射速。到了1924年,他前往条件更好的图拉兵工厂完善设计。
1926年5月26日,纳达什克维奇的样枪进入靶场测试阶段,样枪的测试结果非常令人满意,组织测试的委员会也对纳达什克维奇提高机枪射速的思路加以肯定。1927年1月31日,红军供给部长P.E. 德边科和红军炮兵指挥部司令G.I. 库利克向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将纳达什克维奇的新式机枪列装部队。而革命军事委员会希望在新式机枪装备部队前,先组织一场与维克斯机枪的对比测试。对比测试于当年3月16日进行,纳达什克维奇的机枪综合表现优于维克斯机枪,尤其是在适当调试后,在飞机射击协调器上的表现令人满意。


1928年5月8日,新式航空机枪完成部队测试,测试单位为驻扎在北高加索军区的第26 航空兵大队。测试报告中将新式航空机枪称为PV-1,PV为俄语“ПулемётВоздушный”(航空机枪)的缩写,即“航空机枪第一型”,这也是该机枪定型后的正式命名。在经过一系列成功的测试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在1928年决定为苏联空军装备PV-1机枪。当时,苏联的第一代军用飞机,如I-3 与I-4 战斗机、TB-3 轰炸机都装备了PV-1 机枪。
正式装备部队后,PV-1机枪在生产期间曾进行过两次重大改进:第一次是I-4 战斗机研发过程中,军方提出在机头两侧布置机枪的需求,这就需要两挺机枪从左右两侧分别供弹,而当时图拉生产的PV-1机枪只能从右侧供弹。1929 年工厂制造了第一批左侧供弹的10挺机枪。1929年12月,在经过测试后,左侧供弹的机枪开始装备部队,并于1930 年正式投产。第二次改进是在1930年,先前的PV-1机枪为了减重,相较马克沁机枪缩短了枪管长度,但到了1930年8月24日,炮兵总局主席G.I. 邦达里提议标准化机枪的枪管长度,标准化从1931 年开始,随后生产的PV-1机枪枪管与马克沁机枪通用。
PV-1机枪于1926年投产,1940年停产。至1929年10月1日,空军有2480挺PV-1机枪。后来一直在生产,1932年生产了3019挺,1933年1284挺,1934年3645挺,1935年1915挺,1937年1603挺,1938年3867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