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坦克自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登上人类战争舞台,就一直是陆战的主角。而坦克与反坦克武器这一对“矛与盾”则此消彼长,相关的技术交替上升,即每当坦克技术更新迭代,反坦克技术也会在不久之后迎来跃升,从而倒逼坦克在防护力、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与平衡。
从近年来局部战争的实践来看,相比反坦克武器的快速迭代和多样化更新,坦克技术的发展目前略处于下风,其战场生存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和挑战。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出现过非常“物美价廉”的反坦克战例。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利用民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吊挂小型反坦克弹药,将反坦克弹药投射到美制M1A1主战坦克的炮塔弹舱顶部,弹药击穿弹舱顶部盖板后引燃了炮弹的发射药筒,进而燃起熊熊大火。M1主战坦克可谓第三代坦克之中的翘楚,如此轻易地被民用无人机吊打,恰恰从一个角度说明战争形态正发生革命性变化。

无独有偶,在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军方装备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对亚美尼亚军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形成大规模杀伤。遍地的坦克残骸似乎在诉说着技不如人的悲哀,以至于纳卡冲突后,全世界再次掀起“坦克过时论”的风潮。其中,比较典型的是2021年末,在“坦克的诞生地”英国,时任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公开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欧洲陆地上进行大规模坦克战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式。”借此,英国大幅削减了陆军的坦克制造预算和现役数量。
2022年2月爆发并延续至今的俄乌军事冲突则为“坦克过时论”再添一把火。冲突爆发至今,俄乌战场俨然已变成坦克“坟场”,冲突双方的坦克都大量战损,有些被打成“零部件”,有些被打得“身首异处”……某些社交媒体甚至出现了坦克爆炸后炮塔飞行高度的“比赛”视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约援助乌克兰军队的“标枪”、NLAW等反坦克导弹以及TB-2无人机等已然变成既“物美”更“价廉”的“明星装备”,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大卖特卖,让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
总之,在当前的局部战争中,坦克面临的致命威胁越来越多,战损率也越来越高。在“标枪”、NLAW这类强大的车载攻顶式反坦克导弹面前,无论是俄罗斯的T-80、T-90主战坦克,还是西方的M1A2、“豹2”主战坦克,其战场生存力都大幅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