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春日的“苔花”

春天的苔藓,好似一把钥匙,趁着人们还没注意,便悄悄把春的“大门”打开,顺手再把冷飕飕的冬季关在门外。
走进大自然,绿意盎然的苔藓映入眼帘。只要我们稍加关注,便能观察到它的孢蒴,那就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这正是诗人袁枚眼中的“苔花”世界。
“苔花如米小”是诗人袁枚所观察到的苔花的结构,植物学上把它叫作“孢蒴”。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属于物候学的内容,在农作物、种子植物领域开展较多。而苔藓植物的“苔花”的生长时间几乎没有观察记录。我根据多年野外观察的情况,分享一批春天里“开花”的苔藓,为大家观赏“花”的世界增添一类新成员。
“苔花”档期有差异
从观察外表的时间来衡量,藓类的“苔花”档期明显比苔类长。苔类的孢蒴先在颈卵器(烧瓶状的结构)中孕育,这个阶段从外表看不到。待到孢蒴发育成熟,才会伸出一根小细秆,称蒴柄。蒴柄透明或半透明,把孢蒴举起来,此时才能从外表看出来苔类开花了。孢蒴在短时间内炸裂,孢子散播出去,蒴柄随之枯萎,“苔花”花期便匆匆结束。


藓类通常是蒴柄一边伸长,孢蒴一边生长。孢蒴被蒴柄举高以后,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发育成熟。藓类的蒴柄不透明,明显比苔类的蒴柄壮实,因此时常能见到蒴柄举着散尽孢子的空孢蒴壳在风中摇摆。诗人袁枚大概率是观察到藓类的“苔花”后,才有感而发写出《苔》这首经典诗歌的。
“杂草”也美丽
苔藓植物有苔类、藓类和角苔类三大类。苔类的地钱和石地钱,藓类的葫芦藓和真藓,是分布较为广泛的种类,我戏称它们为“杂草”级别的苔藓,而苔藓研究者或爱好者则称其为“大路货”。园艺领域最怕地钱泛滥,一旦地钱出现,就会散布开来,简直就像在漂亮的衣服上缝了好多补丁。

地钱的“苔花”生长在雌生殖器托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24小时》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