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三整”塑军魂
疲惫之师整天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起义的红旗被包裹起来。部队除了找生路,还要隐蔽行踪。几天前还在战场上拼杀的起义部队,在失败之后仿佛一下失去了灵魂。
朱德知道这是部队失败的“综合征”,稍不注意部队就会散。所以,他将卫队也组织起来,每一次战斗,都亲自指挥并参与其中,保证部队一点一点向前行动。在途中,也遇到了来自内部的分歧。由于几支部队组合在一起,20军的官兵非常着急,加上25师的领导决定分开去找党之后,剩下的队伍便零零星星越走越多。
“同志哥,走是可以的,后会有期。但把革命的枪留下,这个将来是有用的!”朱德把丢掉的枪捡回来,然后背在肩上,有时一次背起十来支。看到朱德这样沉着稳定,党代表陈毅、负责参谋长工作的王尔琢,以及后来从潮汕赶来的杨至成等人,纷纷拣起离开者丢下的枪支和器材,跟着朱德开始了漫长的前行……
撤离三河坝之后,第9军余部和25师大约还有2000人,随着收容潮汕退下来的主力,减去离开的人员,现在的队伍大约保持了1500人。而后来的情报显示,钱大钧先后集中2万多兵力“围剿”该军。朱德的后卫部队,三天便成为潮汕失败后的主力。
紧急关头,朱德振臂高呼,成就了后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10月7日,朱德在茂芝镇召开全体军官会议。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朱德上井冈山》记载,为了挽救这支南昌起义幸存下来的孤军,也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朱德把当时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大家:“革命暂时失败了,我们与上级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敌人正在向我们袭来。为了革命,为了保住铁军的荣誉,我们必须高举南昌起义这面武装斗争的光辉旗帜。现在,我们是几支合在一起的部队,大家没有长官了。我只是第9军的军长,算不上你们的长官,只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研究,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在这关键时刻,陈毅立即站起来说:“我陈毅拥护朱军长领导。他是南昌起义的领导成员,又是军长,是我们中间最高的长官。自从起义征战以来,特别是在三河坝的激战中,完全证明他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指挥才能。你指挥我们能行!”
“我也拥护朱军长领导!”王尔琢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代表北伐73团的铁军表态。没有等陈毅说完,他带头举起双手,绝大多数军官把双手也举了起来。
会议气氛很热烈,大家都表示支持朱德领导部队。朱德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马上组织大家研究对策,最后确定了一系列方案:
——马上采取措施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
——避开敌人主攻方向,从东北方向穿插到闽赣边境;
——加强政治工作,稳定军心,防止叛变行为发生。
会议一致通过朱德提出的“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决策,准备去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的湘赣边界寻找“落脚点”。
起义军进行了整编:25师第73团编为第1营、74团编为第2营,第9军教育团编为第3营。由当地党组织派出向导,部队开始千里转战。
这是南昌起义部队在失败之后的赣南第一次整顿。这次整顿决定了这个部队的领导核心、行动方向和继续革命的目标,为保存革命实力提供了基础保证。
假如第一次整顿是为应付突发状况,才推崇朱德为领导,或者说朱德选择方向和目标纯属偶然的话,那么发生在赣南的第二次整顿便绝非巧合。
朱德带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进入福建,沿着粤闽边界的崎岖山路北上,但是敌人一直尾随,必须割掉这个尾巴。他的决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最终在武平选择了战场。
利用山间有利地形,南昌起义军先是击退了钱大钧的两个团,接着朱德组织大家一鼓作气,又消灭了钟绍奎部的一个营,这才把部队带进了崇山峻岭。
尽管一路打胜仗,部队还是经不住在莽莽森林里面打圈圈,特别是具有打正规战传统的部队,面对无粮草、无寒衣和无营房的问题,部队又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遇到岔路就有人溜走,许多人上个厕所就不见了。负责政治工作的陈毅,整天跑前跑后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料被一些落后军官拉着想一起离队。
陈毅的苦恼,朱德觉得可以理解,但有必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尤其要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于是,朱德决定在甩掉敌人的追兵进入赣南之后,对部队的思想和组织进行再整顿。
10月下旬,部队来到江西安远县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朱德跟大家讲:“同志们,大家知道大革命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革命的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们还是要革命的。”

見大家听得认真,朱德也激动起来。“要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想革命的,可以回家,绝不勉强。但是,武器必须留下,因为那是同志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见听他讲话的人越来越多,朱德走到一个土台上,放开声音讲道:
“我希望大家不要走!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是黑暗的,但是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只要我们认清革命前途、积蓄革命力量,不怕艰苦、不怕挫折,坚持斗争下去,中国也会有这个‘1917年’,胜利一定会到来!”
朱德最后深情地望着大家说:“我劝同志们也坚信这一点!”讲完之后先是一阵沉默,接着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朱德讲完之后,大家把他越围越紧,问的问题越来越深。有人提出:“下一步怎么办?”“打游击去嘛!”朱德说出了他在苏联学习时接受考官考核说的那句话,“中国幅员辽阔。这一带,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很有基础,我们跟农民运动结合在一起,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伸展开来。”
朱德当场还回答了大家一系列的提问。比如:“有枪没有子弹怎么办?”“我们的给养怎么解决?”“伤病员怎么办?”朱德对大家关心的问题都一一作答。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官兵,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深刻领会,但对从军长嘴里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深信不疑。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效果极佳。最后,同志们发出了一片“跟朱军长走”“打游击去”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声!
“经过这次整顿之后,我没有继续西进,经过信丰,于10月底到了大余,对部队进行整编……南昌起义留下来的这支队伍,真正开始新的整训,还是在上堡。”1962年6月,朱德在回忆“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天心圩的动员整顿,不仅增加了党团组织,同时把所有人合编为一个纵队,下属三个队,每个队都成立了党支部。
朱德还记得,部队转到崇义县城的上堡之后,又进行了一次更重要的整顿和训练,这就是著名的赣南第三次整顿。
整顿训练的前奏,是起义军占领了赣州附近的信丰城。官兵们刚刚走出山林,见到物产丰富的县城,那真是喜笑颜开。
朱德正在邀请信丰各界代表开会,向他们深入宣传起义军的宗旨,希望在财力物力上得到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