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人的幸福感,不在于物欲的满足,而在于自然的丰富,有鸟可观,此心即安。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笔者实现了“大鸨天天见”的心愿。北京鸟人心心念念,同悲同乐,此情此景,全都缘于这种奇特的鸟—大鸨。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有20多种,中国有大鸨、小鸨和波斑鸨三种。大鸨原属鹤形目,现归鸨形目鸨科鸨属,共两个亚种,分别是分布于新疆的大鸨指名亚种和在东北、内蒙古草原繁殖的大鸨普通亚种。其中,全球范围内的大鸨普通亚种数量仅约2000只。
“草原最大的飞行精灵”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鸟类,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干旱草原、稀树草原和半荒漠草原。成年雄鸟体重10~15千克,最重者可超18千克,是目前世界上能飞翔的鸟类中体重最重的一种,被誉为“草原最大的飞行精灵”。
大鸨上体呈棕色且杂以黑色虫纹斑;翅呈灰白,飞羽呈黑色;头颈和前胸呈深灰色,头颈部满被细长的毛状纤羽,在喉侧突出如须;下体近于白色。腿长而粗,仅具前3个脚趾,脚和趾呈暗黑色。嘴呈铅黑色,具有喉囊,雄鸟的喉囊在发情期甚为发育,能充气鼓起,露出裸皮。雌雄大鸨羽色相似,但雌鸟体形较小,体重约为雄鸟的一半,且喉侧无须。
大鸨以植物嫩叶和种子、蜥蜴、蛙、小鱼及其他小动物为食,嗜食蝗虫。在繁殖期,雄鸟有复杂的求偶炫耀,一般是站在高地上向数只雌鸟展示羽饰,将翅和肩羽向前倒翻并转动,尾羽高竖,露出鲜白色的尾下覆羽,同时向喉囊内大量吸气,使整个鸟体外观似球。每次炫耀可持续三四分钟。筑巢则全由雌鸟担任,雌鸟会在地面挖一浅穴,然后垫上草茎。每窝产卵2、3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0余天。雏鸟出壳后不久即可离巢。
由于体形较大,肉和羽的经济价值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鸨都是人们的狩猎对象,这致使它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鸨已经绝迹或成为濒危种。大鸨在中国的越冬分布地也一直在萎缩,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大鸨越冬的栖息地,但现在长江流域已经十几年没有发现过大鸨的踪迹了。

鸨缘再续
笔者和大鸨的缘分其实开始得挺早,但一直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笔者曾有过一段引以为傲的救护大鸨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