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要趁早
作者 张乾
发表于 2023年3月

据中国残联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深受听力损失与耳疾困扰的人数高达30%以上。在中国的残疾人中,有听力障碍者人最多。此外,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耳疾发病日趋年轻化。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正常新生儿中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的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0.1%。导致耳聋的因素主要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听障者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面对众多的听障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听力障碍的关键。

如何防治听力损伤

保护听力要趁早,在妊娠期就应注意胎儿的听力保健,如母体尽量避免接受预防注射;不要接受腹部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出现病菌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水杨酸类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在妊娠期,胎儿不仅会发生器质性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内耳毛细胞也可能受到损伤。此外,早产引产时导致的外伤、孕期或生产时的意外缺氧、新生儿黄疸等,都可能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新生儿耳聋的重要环節。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