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威印章到爱情信物——戒指旅行记
作者 刘小方
发表于 2023年3月

戒指是常见的首饰,材质可金银可玉石,可兽骨可竹木;可象征财富地位,亦可表达爱情。戒指器型娇小,却价值不菲,更能于方寸之间展现无穷的艺术形态。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戒指都已成为婚恋男女不可或缺的互赠礼物,它环束于指,形象表达着情比金坚和永不背叛。最新的《全球结婚戒指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结婚戒指市场的规模达到8154.89亿元人民币。

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小亚细亚地区的苏美尔人率先创制出可以戴在手指上的印章,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戒指雏形。随后,这种戒指旅行到古埃及,法老将工匠们设计成圣甲虫形象的戒指戴在手指上,以象征至高的權威。根据犹太经典《圣经·旧约》记载,古埃及法老曾将这样的戒指赠与犹太首领约瑟,委托他全权治理埃及。就这样,戒指融入到了犹太教、基督教甚至伊斯兰教的文化中,成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器物,并衍生出凭证、信用、契约与爱情等多种含义。

毕达哥拉斯、普林尼、莎士比亚、托尔金等众多名家都曾对戒指进行书写与歌咏,如莎士比亚的名言“我珍视我的戒指,它是我手指的一部分”,托尔金创作的《魔戒》三部曲等。在古老的东方,戒指多称指环,最早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女性小饰品,并不具有神圣或权威的意义。伴随着朝贡体系的延续,来自域外的“金刚”戒指或玉石戒指作为贡物旅行到中原,逐渐丰富了中国人对戒指的认识。

印章戒指,戒指的西方旅行

在西方,有关戒指诞生的故事众多,且故事的主角多为男性。在古希腊神话里,戒指的诞生与普罗米修斯有关。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天神宙斯将他捆绑在寒冷的高加索山上,让他每天经受秃鹫啄食肝脏的痛苦。数百年后,普罗米修斯获救,但仍不甘心的宙斯将捆绑普罗米修斯的铁链化成一枚戒指,并将高加索山上的一块小石子镶嵌在戒指上。宙斯命令普罗米修斯必须一直佩戴这枚戒指,这也意味着对他的惩罚永远没有终结。

不过,根据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爱德华在《指环的历史与诗歌》一书中的记述,戒指诞生于西方人对曲面印章的发明和使用。“印章最早诞生于小亚细亚的苏美尔人,后来随着古代贸易的繁荣传播到埃及地区。许多埃及和其他早期环形印章都是可以转动的,我们认为这种便捷的设计起源于穿孔的圆柱形印章,即用一根绳子穿过它们,就可以戴在脖子、手腕或手指上。” 由于印章具有权威意义,所以早期西方戒指主要由位高权重的男性佩戴。如在古罗马历史学家科提斯的笔下,当被突发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时,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便将自己的戒指交给了最信任的将军佩尔迪卡斯,并命令其把自己的遗体运送到阿蒙神庙,佩尔迪卡斯也由此获得帝国合法的继承权。

“印章戒指最初是男性的专有物,罗马帝国时代的人们习惯把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日本学者浜本隆志在《戒指的文化历史》中也同意这种观点,他还指出,因为戒指的丢失、冒用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军事、政治风险,所以古罗马时期的戒指佩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金戒指或铁戒指都根据佩戴者的身份、地位来发放和使用。“据古罗马时代的传说,在公元前217年对汉尼拔的战斗中,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阵亡,他的印章戒指被汉尼拔缴获。汉尼拔冒用马塞卢斯的印章,发出给邻国的信,企图施展扰乱战术,但被马塞卢斯的友人识破。”可能正是由于印章戒指本身所蕴含的权威意义,才加速了戒指在西方不同地区之间的旅行。随着在生活中的流行,戒指还演化出钥匙、顶针箍和装饰等功能,这让佩戴戒指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印章戒指

有一种观点认为,犹太人在戒指的西方旅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圣经·旧约》中就有多处提及戒指,显示出戒指与古代犹太人的紧密联系。如在“创世纪”篇中:“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又叫约瑟坐他的副车,喝道的在前呼叫说‘跪下!’这样,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在这则记录中,法老给约瑟的戒指是一枚“打印”的戒指,通过这枚戒指,法老将治理埃及的主要权力授予了约瑟。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3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