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经变成了谁都在谈论的话题。甚至家庭聚会时,长辈都可能在飯桌上冒出一句:你们对ChatGPT怎么看?让坐在大人桌和小孩桌的各位都愣住。
在热烈关注ChatGPT以及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件事上,网络上流传着一张汇总表格,罗列了种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产品解决实际需求的场景。写文案,有Jasper AI;生成真人视频,有Synthesia;AI写论文,有Jenni AI;绘制创意图片,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推出了DALL·E 2,当时那还有能替你完成许多基础文字工作的ChatGPT……从文本到图像、视频,人们都能找到相应的人工智能产品。
这一轮的人工智能(AI)确实较过去强大了不少,以致于过去曾经被鸡同鸭讲的AI音箱气到的各位,在体验后都难免焦虑:如果ChatGPT这样又快又好又省钱的AI全面铺开,自己是不是很可能会失业。
美国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迅速写了篇报道讨论这件事。在结合专家访谈和调查研究后,Business Insider这篇报道分析出的结果是,人工智能将冲击技术、媒体、法律、教师、金融、会计、客服等10种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涉及人工智能擅长分析的数字、文本—这里的语境中,文本主要指向英文。简单来说,确实值得焦虑啊朋友们。
甚至,AI已经开始“打工了”。比如ChatGPT被亚马逊云服务AWS业务用于提供客户支持,DALL·E 2被用于尝试儿童读物插图绘制和商用logo设计。软件开发者已经开始尝试用ChatGPT写工作文档。
记者的工作也有点岌岌可危。ChatGPT闯出名堂后,作为其背后开发公司OpenAI的大老板,微软公司顺势推出新版必应浏览器,整合了改良版OpenAI的语言模型。《华尔街日报》技术专栏作者Joanna Stern在体验新版必应浏览器预览版时,就用它帮自己设计了一份针对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的采访提纲,并顺便让AI再把自己提的问题回答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