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在秋水里拥长天一色
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经典名句的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即能赋诗写文,文笔流畅,构思巧妙,诗情英迈,有“神童”之誉;九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有感而发撰写了《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漏之处;不到十岁,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公元666年,王勃十六岁时,幽素科开考,王勃应幽素举,对台策,颇受考官吏部员外郎皇甫常伯的赏识,当科及第,被拜为朝散郎,成为朝廷里难得一见的少年命官。
被授朝散郎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的王勃,撰写了《乾元殿颂》,词美义壮,文章一出,便被口口相传。
不久,王勃任沛王府修撰,他的才气很快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也传到了唐高宗手中,唐高宗读毕,大为不悦,怒道:“作此檄文,有意挑起二王矛盾,这是开了互相构陷的头!”就这样,王勃被逐出了长安,本当明媚的仕途因斗鸡文毁于一旦。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