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的交友原则
《论语》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交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忠信。曾子提出“日三省乎吾身”,其中包括了“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都是交友时要遵循的原则。《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与弟子各自言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正是曾子为人谋而要忠之意。孔子说自己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正是子夏等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这说明曾子、子夏等人的交友之道直接受到了孔子的影响。
二是真诚。《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的一番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耻于向朋友“匿怨”,实际上是说要对朋友真诚,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对朋友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说出来而不能隐瞒,体现出一种真诚待友的精神。孔子非常讨厌“巧言令色”之佞人,主张“远佞人”,正是因为这种人缺少真诚之心,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在一般人看来,朋友再怎么好,也没有血缘关系,不及兄弟来得亲近,所以朋友在不少人心里的分量不及兄弟,要让他们真正待友不大可能,但《论语·颜渊》里一段话可以改变人们这种片面的认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