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作曲技术影响下的当代音乐创作艺术特征分析
作者 章佩君
发表于 2023年3月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全面普及,大量作曲家以及学者在学习与了解西方音乐作曲技术之后,根据各种理论以及技术创造出特色化、个性化的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明显区别,被人们称之为“新音乐”,即学习过西方音乐技术以及理念的学者所创作的音乐。在近代音乐史当中此类新型音乐的快速发展占据着主流位置,其出现表明我国音乐进入全新阶段。《炊烟》作为黄汛舫所创作的一部无伴奏合唱曲,这一作品以西方合唱技术、作曲技术的研究与学习为先导,是黄汛舫思想理念的重要开端以及实践,当中适当淡化歌词具备的文学性,重点强调合唱具备的音乐性,追求音响具备的整体性。

一、西方作曲技术影响的历史前提

我国近代历史当中新音乐的快速发展正式经历以学堂乐歌为重点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为新音乐快速发展奠定十分牢固的发展基础;之后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以及影响下新音乐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各类新型音乐结构的正式建立,为我国现代专业化音乐设立提供牢固物质基础。一批音乐造诣较高以及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外音乐学者正式在音乐教育舞台当中出现。特别是在1927年我国第一所专业、专门音乐学院,即国立音乐学院正式建立,后又被称为“国立音专”,它的建立也就表明我国音乐教育逐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成为当时拥有优异国际水准、相当规模的音乐学府。国力音乐学院在上海地区收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音乐造诣较高的中外音乐学者,并充分结合专业分开设置键盘乐器、声乐、乐队乐器等,当中聚集一大批重要、音乐理论扎实、作曲技术较高的音乐人才,他们在此时创作出大量、音乐专业水平较高的作品。例如:我国30年代著名音乐作曲家、教育家以及理论家黄自救赴美留学,获取耶鲁大学、奥柏林大学音乐学士等学位,1929年其在上海国立音专担任作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包含高级和声学、口声学、键盘和声、曲体法、配器法、乐器法等,其作品主要以严谨牢固的创作思维、娴熟的作曲方法、典雅清新的刻画意境以及鲜明多见的古典精神文化为特征,这一切全部在其合唱曲、艺术合唱曲当中有着集中表现[1]。

同时,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也曾经进入北平艺术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后正式赶赴巴黎学习理论作曲以及小提琴,之后到1939年回国全方位参与到歌咏互动当中,是歌咏运动最主要、核心骨干[2]。其所创作的作品具备优异的特征,是近代音乐史最重要杰作,对于后期我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大量研究学者在这种环境下逐步开始依托传统音乐文化组织实施音乐创作。其中我国作曲家黄汛舫所选择的则是另辟蹊径进行“怀古”,即立足于现阶段音乐作曲技术发展情况以及西方音乐技术而怀念过往音乐,先怀抱尊崇感念的心理,后加入感怀以及继延接续责任,在这一基础上探索创新、锲而不舍、反复探索与推敲,最终实现推陈出新目标,在其无伴奏合唱作品当中,最为显著、优异的西方作曲技巧手法属于复调、专属的写作。因此,黄教授《工尺谱游戏》与《炊烟》获得成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浓厚情感以及深深爱恋,在这份情感的影响下,作者整合古今中外传统创作形式,由此将我们正式带入一个新型的艺术层面[3]。

二、中国作曲家——黄汛舫合唱曲《炊烟》

黄汛舫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也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1954年在汉口地区出生,1977年正式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湖北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做过编辑、记者等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始时期其通过学习与研究全面涉及各个领域音乐作品,也为其后期音乐创作提供了良好基础[4]。1996年被调入武汉音乐学院,其间创作出《蚂蚁》管弦乐,这一作品在1990—1992年获得黑龙杯管弦乐优秀创作奖;歌曲《神农溪》获得音乐协会《共和国五十年》征集一等奖;《啊、喔、呃》在1992年收获《广播新歌》一等奖;《农民的世界》与《走吧,迎着春天的钟声》收获《九十年代之歌》首届、第二届一等奖。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