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春蚕》的意境与演奏技巧探析
作者 王漫溪
发表于 2023年3月

琵琶曲《春蚕》是音乐家刘德海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该作品的特点是将多种不同的演奏技巧融为一体,运用现代化的音乐演奏技巧创设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民族精神进行展现。为了进一步加快琵琶曲演奏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对《春蚕》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其中的演奏技巧,为琵琶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作提供全新的路径,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本文对琵琶曲《春蚕》的意境及演奏技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琵琶曲的创作与发展提供相应参考。音乐文化与社会及历史发展同向同行,其中蕴含深刻的民族精神与思想内涵,与人类文明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与属性[1]。我国艺术文化领域的发展速度一直都在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求,文艺创作者一直都在研究并创作新作品,致力于将全新的理念融入作品中,积极应用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之上所创作出的作品具备新颖的艺术风格,能够加快作品的传播速度。创作者刘德海在对《春蚕》进行创作时,主动学习并吸收了现代化的审美理念,并将其与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结合,更加注重融入自身的真实感受,将音乐作品的侧重点放在矛盾的精神面貌上。独具艺术特点的音乐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

一、琵琶曲《春蚕》的时代价值

(一)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这一特点能够在作品的标题中显现出来,春蚕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大自然的产物,代表着执着与坚贞。当人们还没有正式了解音乐作品时,看到标题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触动。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与我国所提倡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理念相一致,能够加快文化间的融合,推动音乐创作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2]。由此可见,《春蚕》的立意十分成功,以大自然的传统原始行为为切入点,对生命行为进行细致的描述,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能够映射出人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是对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歌颂。《春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功,与其作品的素材选取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将丝绸之路作为重要素材可以充分体现出异域风情,能够将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特色展现出来。整个作品极具艺术魅力,同时也十分贴近自然,与生活紧密连接,能够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中和思想

《春蚕》中的大部分思想都体现在“中和”上,所谓“中和”并不是盲目的对多样性的思想及文化进行融合,而是以实际发展需求及音乐作品的创作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结合与渗透。《春蚕》中的中和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现代音乐技巧与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创作采用的主题与题材均属于民族音乐,但是演奏作品所使用的技巧则属于现代技法;其次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春蚕》的整体旋律以民族音乐为主,但是创作者将西方音乐的相关原则进行了融入,使得整个音乐作品既有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也有西方音乐的优雅;最后是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色与多样性节奏的融合。维吾尔族音乐本身就极具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加入多样性节奏能够凸显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有利于抓住听众的耳朵,让听众能够全身心投入音乐作品所创设出的艺术情境中。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