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初秋,天刚蒙蒙亮即赴福佑路旧书市场,一路上丹桂飘香,阵阵的香气沁人心田,这是申城最美的季节。七点至福佑地下室,已是人声鼎沸,摆摊的、淘书的自是不少,大家都趁着好天气赶个早趟。在旧书市场转了几趟后,也收了一些旧书,但大多数为残本,只能作资料之用。见小朱的书摊前围了不少人,便也前去凑个热闹。多年前就认识小朱了,常见他在古籍书店和上海旧书店买书,是个资深的书虫,他多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史类书籍,且有复本;几年前曾见他在豆瓣网以“朱衣点头”之名卖书,很是热闹。今年以来,小朱在福佑路旧书市场设摊卖书,我从他书摊上买过不少的书,他定价一般参照网上的,所以无漏可捡,只是有自己喜欢的书,价格合适就成。正挑书时,小朱说新带来一些书,让我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他拿出一个纸箱,我和来自浦东的小周一起挑,我淘到本《周佛海狱中日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扉页处有原收藏者笔迹,“云室王嘉妹女士六十晋九生日购于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唐平。壬申正月初七记”,又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只见浦东小周挑了一摞书,因他在浦东周浦开了家书店,稍好点的文史书全被他收了。他也客气,问有我喜欢的可以让我,我便挑了一本《叶德辉评传》(杜迈之、张承宗著,岳麓书社1986年2月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标价30元,还是拿下了。知叶德辉是近代史上有个性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是有代表性的封建顽固派,也是湖南有名的劣绅;另一方面,叶德辉又是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著有《书林清话》《观古堂藏書目录》《郋园读书志》等。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即是《书林清话》,也是版本目录学的必读之书。
叶德辉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藏书家,其所著《书林清话》一书根据丰富的资料,用笔记体裁说明书籍和版本的各种名称,历代刻书规格、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订、鉴别、保存方法等,并叙述了古代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各时代的著名刻本,刻书、钞书、卖书、藏书的诸多掌故。叶启崟在《书林清话》的跋语中曾言:“于刻本之得失、钞本之异同,撮其要领,补其阙遗;推而及于宋元明官刻书前牒文、校勘诸人姓名、版刻名称,或一版而转鬻数人,虽至坊估之微,如有涉于掌故者,援引旧记,按语益以加详,凡自来藏书家所未措意者,靡不博考周稽,条分缕析。此在东汉刘班、南宋晁陈以外,别自开一蹊径也。”
郋园是叶德辉的堂号、斋名,也是他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叶德辉祖籍苏州吴县(今苏州市)洞庭东山,因幼年随父至湖南,遂注籍为长沙人。叶德辉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与蔡元培、张元济、赵启霖等同榜,旋授吏部主事,不过两年便告假归里,自此不再出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