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威的困惑
作者 西流
发表于 2023年3月

在抖音和微信当道的今天,静心读完厚厚三大本《悲惨世界》并非易事。但是一旦读完,你可能会深深庆幸未与这伟大的名著擦身错过。我是在塔卡拉玛干大沙漠中一个古名尼雅的小县城里把这本书读完的。读完之后,深深被雨果折服。在阅读这部书的那些日夜,我浑然忘记了自己置身于何处,总错以为或许身在雨果所书写的巴黎?

《悲惨世界》的男主角自然是冉阿让,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侦查员沙威。沙威确实是个颇耐人寻味的角色。可以说,没有沙威,就没有冉阿让,也就没有这部精彩绝伦的《悲惨世界》。正是沙威,把已经洗净身份、摇身变为滨海蒙特勒伊市市长的冉阿让打回了原形。在小说中沙威就是作为冉阿让的对立面存在的。他就像个恶魔、像个幽灵、像条嗜血的鲨鱼,一点点血丝都会让他兴奋,让他不辞万里追踪而来。

他因此也和冉阿让一样,都有漫画式的特点,不像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人。因为他们是一种概念,是抽象出来的过于极端和决绝的人物。

沙威最早是出现在第一部第五卷第五节。这时的冉阿让已经是滨海蒙特勒伊市的市长,对抗的声音已经消失,中伤和恶意也渐渐消退,“恭敬的心”已转为“完整、一致和真挚”了(我使用的译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李丹、方于的译本,1992年版,本文中的引文均出自该译本)。但是,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仍有一个人对他保持着敌意和警惕,这个人就是侦查员沙威。

沙威的形象确实像个称职的警察形象。“他总是桀骜不驯的,好像有一种无可软化、无可撼动的本能让他警惕,让他不安一样……他不迟疑,不慌乱,有言必发,永不认过;他卖弄糊涂聪明,他坚定、果敢,他对智慧的一切箴言和理智的一切批判全都顽强抗拒,并且无论命运怎样安排,他的那种兽性本能发作时,总要向狗密告猫的到来,向狐狸密告狮子的来到”。

雨果对沙威的上述描述并不含贬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褒义的。后文雨果又写道:“某些警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面目,一种由卑鄙的神情和权威的神情组合起来的面目,沙威便有那样一副面孔,但是那种卑鄙的神情却没有。”于此也可以看出在雨果的笔下,沙威并非一个完全负面的人物。

沙威的出身也不高贵,他出生在监狱,母亲是一个抽纸牌算命的人,父亲则是个和冉阿让一样的苦役犯。这样的人本应该同情冉阿让,可是他“对他自身所属的游民阶层却杂有一种说不出的仇恨”,就是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让他选择了当警察,越是这种人越是对自己的族群最狠。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