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为人所知
伍尔夫说,女性要想写作,必须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杨本芬却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间厨房就已足够。六十岁开始写作,八十岁成为作家,从2020年至今,杨本芬已出版了《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每年有一部作品面世。数十年里,杨本芬在厨房的油盐酱醋之中书写人生的酸甜苦辣,她的作品让我意识到,普通人的记录也有万钧之力。
《秋园》是她对母亲的记录。处理母亲后事时,杨本芬意外发现母亲留下的字条: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没人知晓,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悲凉与残酷;没人明白,她为何给自己的一生写下这样的注解。无法参透,那就如实记录,于是杨本芬开始写母亲的故事——
秋园的童年,是在满是积水的屋檐下,光着脚丫转圈、踩水花,是被母亲大手钳制,要她裹出好看的金莲,以免“没人要她”。再大一些,家境败落,她与军官仁受成婚。他教她写字读书,她学着养花刺绣,那是一段美好温馨的日常。直到跟着仁受回乡,围绕两人的不再是生活之上的情趣玩闹,而是苦苦营生下的争执分歧。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所以作为乡长的仁受一味地出钱、施恩并不能改变乡亲的生活,更糟糕的是家里的日子也越发艰难。第三个孩子夕莹早夭,秋园痛不欲生。家中落魄,仁受拎着菜刀跪在长女面前:明年再不送你读书,就用这把菜刀把爸爸杀了……杨本芬回溯、咀嚼着有关母亲的记忆,誓要将母亲的一生付诸笔下。她用细腻的笔触书写母亲这一生的万般艰难,也向更多人展示了如秋园一样的、世世代代的女性如何在这片广阔的大地艰难生存。
在《秋园》出版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微小个人的鲜活历史,越来越多的读者渴望看到平凡生命的存在记录,于是《浮木》如约而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