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滑板:防损伤第一位
“玩法”自由
滑板运动,称得上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这种彰显个性、挑战自我、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滑板运动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末的美国。那时冲浪运动十分流行,但因其受地理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限制,一些冲浪运动的“发烧友”,便将一块木板固定在铁轮子上,让滑板运动在陆地上也卷起“浪花”。广大爱好者享受到了在街道与人群中穿梭的快感,这便是最早的滑板运动。
滑板运动是在20 世纪80 年代进入我国的,最先由原北京体育学院引进。此后,滑板运动逐渐成为“年轻”“时尚”的代名词,并于2018 年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2022 年,该项运动正式进入东京奥运会,这项诞生于街头,成长于人行道、广场和城市公园的运动,就这样登堂入室了。当前,人们通常把带轮板类的运动统称为滑板运动,细分起来包括双翘、长板、小鱼板、漂移板、游龙板等运动。

滑板的设计原理,要求这项运动的爱好者利用身体腰部及臀部、双脚的扭动及手的摆动来驱动自己前进。翘板、荡板、转圈、立板、障碍滑、上坎、下坎、反转等技术动作, 对身体的肌肉力量、反应敏捷度、平衡能力、协调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正是由于滑板“玩法”的自由、运动形式的随心所欲等,导致爱好者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出现碰撞、跌倒等意外。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大众健康》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