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不约而同地问我:“新冠病毒感染不是大号流感,那是小号艾滋病吗?”“网上都说二次感染是小艾滋,会让人免疫耗竭,是这样吗?”
“为什么你们会认为新冠是小号艾滋病呀?”我反问道。他们信誓旦旦地列出三个理由:1. 国外专家提出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片段和艾滋病病毒是相似的。2. 两者感染症状相似,特别是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3. 国家批准用来治疗新冠的药物,本身是治疗艾滋病的。
既然大家这么关注这个问题,我特地上网找了找那些“耸人听闻”的视频和文章,觉得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两者的关系。
疑点1两者有相似的基因片段?
新冠病毒是2020 年1 月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β 属,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基因组全长29891 个碱基对,拥有10个基因,可编码10 个蛋白质,是目前已知最大的RNA 病毒。艾滋病病毒( 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以下简称HIV),为逆转录RNA 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屬,基因组全长9749 个碱基对,拥有9 个基因,可编码9 个蛋白质。
2020 年1 月31 日,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研究人员在BioRxiv(一个用于存储和发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文章预印本的知名平台)上发布预印本论文称:“通过对新冠病毒结构的模拟,发现4 个插入的基因片段序列与HIV-1的刺突糖蛋白序列存在相同或相似部分,而且这4 个插入的基因片段不太像自然进化而来。”该论文发表没几天就遭到科学界的一致反对,作者也已撤回了该“阴谋论”论文。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表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同源性。20 多种氨基酸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序列结构,相似序列越长,说明同一个来源的可能性越大。但只有几个氨基酸很像,根本说明不了是同一来源。事实上刺突蛋白的序列有1277 个,仅凭其中4 个相同就说两者相似,根本站不住脚。不仅如此,还有研究人员在蝙蝠粪便RaTG13 冠状病毒分离株的刺突蛋白上也找到了这4 个完全一致或高度相似的插入序列,说明新冠病毒的这些片段早就存在于大自然中。

新冠病毒来源问题扑朔迷离,它的突变却时刻在发生。因为新冠病毒是单链RNA 病毒,没有DNA 双链结构那样稳定,所以基因突变发生率很高,这更被研究人员所关注。
2020 年9 月, 南非一名36 岁晚期艾滋病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该患者携带新冠病毒达216 天。检测表明,她体内的新冠病毒出现了32 种基因突变,其中有13 个突变出现在对新冠病毒感染和入侵至关重要的刺突蛋白上。更重要的是,对她体内的新冠病毒突变株进行鉴定后发现,其逃逸抗体中和作用的能力更强。
在当年最新发现奥密克戎B.1.1.529 突变株的南非纳塔尔省,之前就频繁出现新型突变株,该地区成年人HIV 阳性比例高达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