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全程管理你做到了吗
作者 陈颖
发表于 2023年3月

3 月18 日是全国护肝日(也称全国爱肝日)。这是由原卫生部发起的一项旨在提高全民爱肝、护肝意识的宣传活动日。爱肝、护肝意识如何提高?让我们一起从医学科普中找答案。

我国有超过4 亿的慢性肝病患者,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据统计,肝病每年造成全球约200 万人死亡,100 万人死于肝硬化并发症,100 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全程管理理念在我国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肺结核的诊治和防控,同样适用于慢性肝病患者。全程管理是从筛查、监测、诊断、治疗到随访的整体管理过程,强调通过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多学科合作,贯穿疾病的预防、诊断、康复和自我健康管理全过程。那么,各种慢性肝病如何实现全程管理?

病毒性肝炎:不可小觑“小三阳”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有7000 万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有790 万人,每年约33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大多数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了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越长,肝脏的损伤越重。很多人认为自己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小三阳”),几十年了都过得挺好,所以不需要在意。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乙肝肝炎病情是否严重,要结合年龄、血清学指标、病毒复制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甚至需要通过肝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来评估。

病毒性肝炎的全程管理包括定期复查和随访,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监测有无不良反应,自我健康管理。

本文刊登于《大众健康》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